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前三季度花掉全年六成预算控制“三公消费”增加财政结余

2013-10-22 01:08:07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金微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金微 发自北京

18日,财政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9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98389亿元,同比增加7801亿元,增长8.6%。其中,税收收入84412亿元,同比增长9%。

前三季度全国公共财政支出91532亿元,距离2013年财政支出预算还有4.8万亿的规模。有关专家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财政结余与“三公经费”控制有一定关系。目前各出台稳增长保底线计划,其中部分财政结余资金可能用于该计划中。

年底财政支出结余近5万亿

9月份,全国财政收入9362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1103亿元,增长13.4%。其中,中央财政收入4232亿元,同比增长15.5%;地方财政收入5130亿元,同比增长11.7%。

从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收入增幅前三个季度分别为下降0.2%、增长3.1%和11.6%,累计增长4.5%。财政部称,中央收入第三季度增幅明显回升,主要是受经济逐步回暖、贸易形势好转以及一些一次性收入缴库、退库不可比等特殊因素影响,扣除这些特殊因素,第三季度实际增长6%左右。

财政部网站显示,在财政支出方面,1~9月累计,全国公共财政支出9153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413亿元,增长8.8%。其中,中央财政本级支出14279亿元,同比增长2.8%;地方财政支出77253亿元,同比增长10%。

根据今年初财政部 “关于201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全国财政支出138246亿元,增长10%,加上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1384亿元,支出总量为139630亿元。

据此计算,四季度全国财政部门预算仍有48098亿元,约占全年支出的34.44%。而2012年全年全国公共财政支出125712亿元,四季度支出41594亿元,今年四季度可支配财政支出超过了去年同期约33.08%的比例。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财政资金闲置主要是财政预算的准备和前期工作做得不到位。”

另一方面,财政结余与控制“三公经费”也有关。本月19日,广州有53个市直属政府部门、单位在网上公开亮出2012年部门决算,显示有结余的部门不少,“三公经费”则大都呈不同程度下降,“三公”经费支出较上年度下降的部门占大多数。

财政部今年初公布的2013年中央本级预算 “三公经费”减少1.26亿元,将李克强总理承诺的“三公经费”只减不增落到实处,并推动国家机关带头过紧日子。在最近几个部委公布的实际 “三公经费”决算报告的中央部门中,多数部门的“三公经费”实际执行数额低于预算,出现“结余”。

相关专家表示,在财政部的严厉控制下,财政支出结余与“三公经费”控制有一定关系。

另外,财政的结余也给了地方政府稳增长的空间。宏源证券固定收益总部首席研究员范为表示,地方政府稳增长的方法不多,投资拉动GDP是有效手段,而财政结余资金恰巧可以用于地方稳增长的投资。

预算法短期难以出台

根据最近公布的央行货币统计显示,2013年8月政府存款余额为37140.37亿元,已连续4个月超过3万亿,国库存款余额还维持在高位。

王雍君认为,“少量的结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些年来,年底财政的实际结余超过正常结余,说明预算管理、财政体制、国库管理方面存在漏洞。”

对此,有关专家表示,《预算法》修正案要通过出台一些有效举措,解决预算项目编制不细、缺乏月度支出比例等编制问题;解决有关部门始终存在花钱前松后紧的习惯问题。

不过,被称为我国 “经济宪法”的《预算法》修正案今年仍未能出台。此前,全国人大已经连续几年讨论修改《预算法》,目前已完成二审,但三审迟迟未能进行。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曹文炼在9月召开的莫干山会议上表示,预算法修正案预计将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即12月份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上进行第三次审议。

王雍君表示,到目前为止,《预算法》修正案迟迟不能出台,“主要是争议太多,共识很少,牵扯到诸多利益纠结的问题。”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