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商讯

每经网首页 > 商讯 > 正文

汞防治公约催生中国百亿替代品市场

2013-10-15 00:50:50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彭斐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彭斐 发自北京

在经过长达4年的谈判后,10月10日,包括中国在内的87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熊本市签署了联合国《水俣公约》。据了解,新的国际公约规定控制与减少汞在一系列产品、生产过程和行业中的使用。

据了解,汞及其化合物可对人体造成一系列严重危害,包括对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损害,而年轻人群受其毒害尤为严重。该公约根据日本的一个城市命名。20世纪中期,日本水俣市发生严重汞污染事件,重症病例出现脑损伤、瘫痪、语无伦次和谵妄。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全球汞评估报告》中指出,近200年来,汞在全球大气、水和土壤中的含量已增加了3倍左右,各种人为源每年向大气排放汞约2000吨。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性公约,《水俣公约》规定控制与减少汞在一系列产品、生产过程和行业中的使用。在《水俣公约》签署后的第二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指导方针,表示应在2020年底前停止制造和进出口含汞的体温计和血压计。

《水俣公约》的落地,将对中国的多方面涉汞产业带来冲击。《水俣公约》约定到2020年,中国禁止生产和销售含汞的体温计、血压计。依据这一公约,到2017年,中国的医院,预计将有700万个左右的含汞体温计被替换,到2020年将有3500万个体温计被替换。

不过,有医药市场营销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作为一种在医疗中被广泛使用的产品,含汞体温计的退出,势必会出现替代产品。

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化学品安全项目顾问张弘认为,从技术上来看,替代产品电子体温计是成熟产品,国外广泛使用,中国也能推广。

如果以一只电子体温计采购价100元计算,2017年将有7亿的市场空间。而如果到2020年,3500万个含汞的体温计全部被替代,届时将有35亿的市场北空间。如果将含汞的血压计包括在内,到2020年,将产生百亿左右的市场空间。

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水俣公约》除对含汞产品提出要求外,同时限时淘汰添加汞的生产工艺,大幅度减少含汞生产工艺中汞的使用量,如含汞的PVC制造工艺。

据中国氯碱工业协会数据,2012年我国电石法PVC产量981万吨估算,行业使用汞触媒约1.2万吨,氯化汞的使用量约1300吨,折算成汞的使用量约1050吨。

值得注意的是,电石法PVC行业用汞量约占全国用汞总量的60%。中国环境科学院人士认为,氯碱和氯乙烯行业所用汞催化剂将要被替代,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但找到新的催化剂,将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