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行业聚焦

每经网首页 > 行业聚焦 > 正文

资金奔主板 创业板1个月三度暴跌3%

2013-09-12 01:14:06

每经编辑|每经记者 刘明涛    

每经记者 刘明涛

没有油,再名贵的车也只不过是一堆废铁。

影视圈里,拍电影的人很多,能卖座的却很少;资本市场中,能讲好故事的优质公司很多,走出大牛的个股却很少。两者看似无关,但背后逻辑一致:要被认可,一定要能吸引资金关注,影视对应票房,股市则对应资金。今年创业板不断创新高,虽然途中惊险不断,但总能在热钱的涌入下,屡屡逢凶化吉。不过,昨日创业板再度暴跌3.39%,与以往不同的是,沪市正在接管热点,市场资金正逐渐流入主板。

汽车不怕半路熄火,就怕缺油无法重启前进的引擎。眼下,创业板这部“跑车”,似乎遇到了“缺油”的尴尬。

接连暴跌 三现“狼来了”/

8月初,当创业板突破1200点、距离历史新高仅一步之遥时,大家都对其继续上行充满怀疑,业绩不佳、原始股迅猛减持以及估值泡沫凸显是压在创业板身上的三座大山。在市场不断的质疑下,创业板8月16日大跌3%,似乎印证了市场判断。

8月中旬的杀跌,并没有击垮创业板,随之一波强劲的反弹,到8月27日,创业板一鼓作气又创下1251点新高,不过这一次的突破,与此前的一路上行出现了重要变化——在上海自贸区的带动下,沪市涨停股多日超过深市,热点悄然向沪市转变,而资金也在朝着沪市涌动。

创出1251点新高后,创业板指数于8月30日再度大跌3.36%,短时间内多次大幅下跌,创业板人气再受考验。不过,由于上海自贸区炒作分化,港口股暴跌给了创业板喘息之机,热钱又回到创业板。1288点——上周五,创业板再度刷新纪录。

也正是上周五,创业板平均市盈率达到今年最高的51.3倍,超出主板市盈率一倍多。本周,自贸区概念继续发酵,优先股的消息推动银行板块狂飙,中国重工复牌令船舶、军工股集体躁动,蓝筹股的全面反击,令沪市急速狂奔,三个交易日成交金额累计达到惊人的5654亿元,日均成交高达1885亿元。

反观创业板,“跷跷板效应”令其一路下跌,昨日跌幅又一次超过3%,达到3.39%,之前热点龙头方直科技、上海钢联先后跌停,中青宝也近乎跌停,整个创业板一片死寂。

短短20个交易日内,创业板单日跌幅三度超过3%,再次受挫的创业板尽管成交金额放大至266亿元,但与前两次不同的是,热钱正在疯狂涌入主板,昔日资金的“宠儿”正面临遭弃的尴尬。

“高成长”恐难敌低估值/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今年创业板的异军突起其实并非偶然,上半年宏观经济复苏并不明显,春节前一轮超跌反弹纯属估值修复,在没有经济复苏、流动性的支撑下,主板市场找不到前进的动力,便步步回调。相反,在经济转型带动、文化强国以及亮眼票房的刺激下,影视传媒板块吸引到市场资金注意,让创业板的热度得以“保温”,并带动创业板股指继续前行。

好的故事加上资金热衷概念炒作,继影视传媒股疯涨之后,手游、游戏并购的大戏成功接力,而这个故事越讲越大,越讲越诱惑,最终成就了掌趣科技和中青宝两大“妖股”。

再之便是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最后发展到沾“网”就涨的疯狂模式,创业板就是在热钱不断的推动下,走三步退一步,不断创出新高。

市场人士指出,创业板不怕调整,调整是再次启动的支撑;但是创业板怕没钱,一旦资金大幅流出创业板,那么创业板则会突然死亡。回到2011、2012年,由于量能萎缩,创业板指徘徊不前,并最终沉寂下来。

昨日,创业板再度大跌,前期强势股纷纷跌停,资金流出明显,尽管平均市盈率降至50倍以下,但是相比低价、低估值的蓝筹股,创业板估值泡沫风险依然巨大。

沪市则持续火爆,成交金额连续三个交易日不断放大,彰显市场对主板蓝筹股的青睐。再看涨停个股,低价股全面占据上风,不论是之前的上海自贸区概念,还是现在的“重工系列”,资金最为感兴趣的,还是5元左右的低价股,这些低估值、低价个股正在笼络市场人心,不断吸引着资金介入。

IPO还未重启,沪市已经开始“抽水”,创业板高成长的故事正遭遇今年以来最大的考验,一旦资金持续流出,喧嚣的创业板可能在不知不觉中重回平静,步入调整。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