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云南糖业解困之路:三年内打造2家上市糖企

每经网 2013-08-12 14:52:10

国内甘蔗收购价比国外产糖大国高一倍还多。泰国产糖的平均成本仅每吨3000元,而广西高达5700元每吨。

每经实习记者 周以轩 发自成都

虽然未来国内糖业需求缺口仍然存在,但受进口低价食糖的冲击,加上国内糖业成本过高,国内糖业市场近年来持续低迷。

作为国内第二大糖料产区,云南省普遍存在甘蔗产区面积减少,产量下降;产业集中度差,产业链短,综合利用率低等问题。当地制糖企业普遍原料不足,生产经营困难。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8月11日获悉,为解决云南省内蔗糖业虽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云南省政府近日出台《推进蔗糖产业振兴3年行动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推省内大型制糖企业整合,力争三年内打造2家上市企业。

内忧外困蔗糖路

国内糖业低迷状态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如今更是下探到了三年来的最低处。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2/2013制糖期全国共生产食糖1306.84万吨,较上一制糖期的1151.75万吨,多产糖155.09万吨。产甘蔗糖1198.34万吨,较上期增长147.32万吨。

伴随着连年增产,国内的糖消费量也在不断增长。据研报显示,今年全国消费量将不低于1400万吨,再加上国家和地方加大收储。如此看来,市场仍是供不应求,但这一关系,被包括进口糖在内的一些因素所打破。

据了解,国内糖价由去年初每吨6500元一路下滑至去年底的每吨5700元。而今年以来糖业低迷状态并未好转,2013年1-6月份,我国累计进口食糖127万吨,导致国内糖价继续一路下探,目前跌至每吨5300-5400元,价格已经出现倒挂。

进口糖在国内的巨大市场,缘于其相对国内糖价的巨大优势。而进口糖如此大的利润空间,则是因为国内甘蔗收购价相对于国外高出许多,导致国内糖价远远高于国际糖价。

有业内人士曾向媒体表示,目前我国国内甘蔗收购价比国外产糖大国高一倍还多。就泰国和广西对比,泰国产糖的平均成本仅每吨3000元,而广西产糖的平均成本却高达5700元每吨。

此前,广西糖业发展局副局长刘全跃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表示,甘蔗收购价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原料蔗千家万户的种植格局。国内种蔗还多数是一家三四亩的格局,农业效率低下,已成为当今农业最大问题。

作为全国第二大产糖省和国家重要的糖料基地,云南省所面临的情况,似乎更加严峻。

云南蔗糖在今年甘蔗受旱情影响减产的情况下,依然完成食糖产量近224万吨,创历史新高。但销售价低于成本价的这一现实,却实实在在的给糖企和农户淋上了一盆冷水。

根据此次云南省发布的《意见》中所述,面积减少,产量下降;制糖企业普遍原料不足,生产经营困难;产业集中度差,产业链短,综合利用率低;中低产蔗田(地)比重大,品种老化严重、病虫害多、单产较低等问题,均造成了云南糖业如今的困境。

三年内打造2家上市糖企

此次《意见》中,对今后3年内,云南省内糖业发展作出了多项规划,涉及糖业的整条产业链。包括示范基地及产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龙头企业培育行动、品种改良提升、提高机械化程度等计划。

其中名为“龙头企业培育行动”(以下简称“培育计划”)的计划,引起了业内的关注。该行动计划,将推进制糖行业整合,支持省内外大企业同现有制糖企业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联合。依托现有大型企业,集中、整合全省优势资源,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并且表示力争3年内培育2户销售收入超过50亿国家级制糖龙头企业,培育1-2家上市公司。

从上述内容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云南省对该项计划充满信心,但实际操作时,将面临的困难也必然不少。

“云南糖企在好几年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很多‘大鱼吃小鱼’式的整合。”卓创资讯的分析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虽然那样的整合时有发生,但很少有涉及到两家大型企业的。不过大企业整合后,肯定会实现生产、加工、销售成本的降低,对企业的发展是有利的。

《意见》发布后,具体省内哪些企业可能参与到培育计划,也引起了业内的猜测。

上述分析师向记者表示,云南英茂、临沧南华、云南丽江生物这些当地规模较大的企业,应该符合培育计划的资质。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该项培育计划。云南省还将从省财政中每年安排资金5000万元,地方政府按照1:1配套,建立蔗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蔗糖产业的发展。

责编 卢祥勇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