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评论

每经网首页 > 评论 > 正文

冷眼向“洋”看奶粉

2013-08-08 01:20:06

国外奶粉不代表靠谱,买贵的不能保证买对了,外国的月亮并不比中国的圆,奶粉安全与否不在于姓“洋”还是姓“中”,还是要看本身的质量。

每经编辑 煜敏    

1条管道,38吨奶粉,8个品牌,多少孩子?在新西兰恒天然奶粉发生肉毒杆菌污染事件后,有一些曾经受到部分消费者推崇的洋奶粉纷纷落马,这给众多宝爸宝妈们敲响了警钟。

说起"洋食品",其实这些年没少出事。比如今年1月,瑞典、英国和法国、德国等欧洲多国的牛肉制品中发现了马肉,原因是不法生产者"挂牛头、卖马肉";更早的时候,比利时还曾爆出过饲料公司把被二恶英污染的饲料,出售给上千家欧洲农场和家禽饲养公司的恶性事件。这起造成了欧盟生鲜肉类和肉类深加工产品重大污染。这些事件让很多对"洋食品"充满期待的人们一片哑然。

为啥大家对国产食品的质量问题记得特别清楚,对洋食品的质量问题就容易健忘呢?一来国产食品离我们近,近的东西容易看得清、记得住;二来正如西方谚语说的"青草永远长在对岸",或如中国俗语所说的"孩子总是别人家的好",内心深处希望"别人家的孩子"树立个好榜样。但这么一来,就失去了"冷眼",也就失去了客观。

那么怎样能像歌中唱的 "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世界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专家认为:食品安全不存在零风险,这不符合科学,也不现实。

回到奶粉上来,因为涉及孩子,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零风险"的诉求更高,也因此产生了对于"100%纯净"的洋品牌奶粉的追捧。曾经,各大品牌洋奶粉成为"质量绝对安全"的代名词。然而,洋奶粉质量神话正在被打破,与其他洋食品一样,洋奶粉这些年同样没少出事。

记忆力好的读者朋友,肯定还记得今年初的新西兰奶粉双氰胺事件。如果现在追溯,这样的质量事件仅仅只是"洋奶粉"的冰山一角。还有当年让欧洲举国哗然的二恶英事件、日本奶粉铯污染事件、韩国乳品甲醛污染事件……

这次恒天然奶粉事件出在一根管道上,管道消毒对于乳业来说绝非小事。有一个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食物中毒的重大案例,是2000年6月底到7月中,日本有14555人被感染,感染源来自日本当时最大的牛奶生产商雪印乳业。事故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条件很差,生产管道不合格,而且长达3周没有清洗消毒。

可见,食品安全是全世界的难题,没有哪家可以独善其身。乳品本来就是易变质产品,乳品生产又有着超长的产业链条,养牛、制品、运输、存储、交易,哪一环都不能掉以轻心,一点疏忽就能酿成大祸。

由此可见,国外奶粉不代表靠谱,买贵的不能保证买对了,外国的月亮并不比中国的圆,奶粉安全与否不在于姓"洋"还是姓"中",还是要看本身的质量。国外企业如果监管不力,也会出现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国内企业如果质量把控够严,也一样能生产让宝宝健康成长的好产品。到了消费者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破除"洋奶粉"迷信,实事求是客观理性做出选择的时候了。

文/煜敏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