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房产

每经网首页 > 房产 > 正文

什么样的绿色住宅才有可能热销?

2013-07-30 01:00:21

每经编辑|每经记者 杨羚强 发自上海    

每经记者 杨羚强 发自上海

不仅仅是在北京,绿色住宅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开发。但多数情况下,却是叫好不叫座,麦肯锡咨询公司的数字显示,到2020年,中国人每年花费在健康上的投入将超过1万亿美元,这意味着,届时每户家庭一年投入在健康上的支出可能会超过1万元人民币。在这样的情况下,代表绿色健康生活方式的绿色住宅,必然是人们热衷购买的标的。然而,为什么绿色住宅不叫座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根本原因是现有绿色地产自身的“绿色”、“健康”的价值含量还不够。

比如“北京ONE”项目虽然有“智能、恒温、恒湿”等绿色地产的因子,但容积率较高,仅仅依靠“智能、恒温、恒湿”来做销售是不够的,还需要增加杀菌、灭病毒、增加安全健康饮用水设备等设施。

事实上,目前的绿色地产尚不能让人们完全满意,无法满足人们对绿色、健康生活的诸多需求。首先,绿色住宅必须使用对人体无害、环保的建材,让人们生活在这样的住宅中,不用担心甲醛超标,不用担心水龙头含铅量过高,也不用担心其他的“隐形杀手”通过空气传播、辐射,给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其次,绿色住宅还应该能满足人们健康生活方式需要的一系列硬件和服务。比如,能不能长期提供得到安全、绿色认证的无公害、无污染、健康的有机食品;再比如,小区内有没有可以提供人们运动,锻炼身体的必要场地。

再有,绿色住宅是否具有能够大量降低碳排放的设备。比如,光伏发电系统能不能安装在我们的很多小区内,实现小区的光电自供给,使小区不再需要火力发电;小区能否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提供一系列的硬件,比如可以充电的电动汽车车位。

显然,如果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能满足人们对健康生活的各种所需,其销售自然不会成为问题。价值创造能力的匮乏,造成了绿色地产的困局。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