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帮学校贷款 河南百余老师入银行“黑名单”

2013-07-16 01:01:22

每经编辑|每经记者 李玉敏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李玉敏 发自北京

近日,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第一中学的老师反映称,该校一百多名老师被列入银行系统个人信用黑名单,导致无法贷款买车买房。原因是2003年这些老师所在的学校建新校区,学校使用这些教师的身份证从银行贷款几百万元,但是学校没有完全归还贷款。

该校一位要求匿名的老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贷款的时间很长了,都记不清具体贷了多少钱。当时,学校承诺老师不用还钱,我们也就想着学校有困难能帮助就帮一下。这两年有老师要贷款买房才发现,因学校没还钱自己被拉进了黑名单。”

由于正值假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无法联系上学校和相关负责人置评。

记者拨打农行当地支行的电话,但一直无人接听,而农行总行相关部门要求记者先发采访提纲过去,记者在发完采访提纲后截至发稿时仍未收到回复。

老师称不清楚贷款用途

上述老师表示:“当时学校建新校区,需要一大笔钱,就让我们帮忙贷款。领导说的是只是签字,还钱由学校还。当时知道得太少了,也就想着学校有困难能帮助就帮助一下。”

据这位老师介绍,2003年时该校有教师近200人,除有部分人因为身份证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办理外,大部分人都有贷款。有的是帮学校担保,有的是以老师自己的名义去贷款。那时的想法很简单,学校的利益关系到每个老师的利益,“让签字就都签了”。

至于贷款用途和具体金额,该老师称:“十年前的事情了,现在没什么印象了,当时也没有太留心。最近两年,陆续有老师需要贷款买房才发现进了银行的黑名单中,后来看了个人征信报告才知道,我贷了十几万,只还了一点。”

该校另外一位老师也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听说了这件事,不过我是后来的,我没有贷款。听说进入黑名单的老师都把个人信用报告交给校长了,学校正在想办法解决这事。”

由于正值假期,本报无法联系上学校和相关负责人置评。前述被贷款的老师也坦言:“是前任校长留下的烂摊子,这任校长还积极地帮我们处理。”

7月12日,新乡市委办公室在回复媒体时称,获嘉县第一高级中学在2003年建设新校区时,经教师本人同意,使用教师个人身份证向县农行担保贷款,用于新校区建设。后因不能及时还贷,使部分教师进入银行系统个人信用黑名单,造成部分教师个人不能按揭购房,损害了教师个人的权益。由此引发的教师个人的贷款问题,获嘉县一中正在协调银行处理。

而这个说法与该校老师的说法一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新乡市委办公室时,工作人员建议直接联系获嘉县县委办公室。

获嘉县县委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表示:“接到市委办公室电话了,这件事正在调查处理中。”至于涉及到的人数和金额,该工作人员称自己不清楚。

学校被指涉嫌骗贷

某银行分析人士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但多发生在民办学校或者私立学校。之所以发生这样的事,主要是一些民办院校按照公司贷款的标准缺乏担保和抵押物,与公立学校有政府的隐性担保或兜底相比,这类学校的融资更为困难。

上述分析人士认为,上述学校可能涉嫌骗贷。因为变更了贷款用途,个人贷款的用途一般是消费贷或者中小企业主的助业贷款。如果银行没有违规操作,个人有还款的义务。如果银行明知真实用途是建立新校区,就存在违规操作。

某股份制银行的一位高管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如果贷款人讲清楚用途了,银行就应该贷给学校而不是老师。如果贷款人隐瞒了贷款用途,那么多老师同时来申请贷款,银行也应该察觉问题。”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