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港股

每经网首页 > 港股 > 正文

当代置业“地摊价”上市内地中小房企港股融资秋风渐紧

2013-07-15 00:55:19

每经编辑|每经实习记者 叶燕婷 发自深圳    

每经实习记者 叶燕婷 发自深圳

上周五,当代置业(01107,HK)在港上市,由于每股发行价为1.49港元,为招股价下限,此次上市被业内称为“地摊价招股”。

今年以来,中小型内地房企中,已有金轮天地、五洲国际以及当代置业等3家成功赴港上市,但募资形势愈发严峻,从融资额度来看,三家房企中,无一融资量突破15亿港元,同时当代置业以及五洲国际认购率不尽如人意,分别仅为12%和57%。

业内人士认为,内地中小房赴港上市意在扩宽融资渠道,但目前房地产公司债券价格已连续八周下跌,加上香港投资者已不看好“重资产、轻运营”的房产股,未来内地中小房产企业融资能力堪忧。

赴港上市之路并不平坦

不难发现,今年已成功赴港上市的三家内地地产公司均为中小型房企。

据三家公司招股说明书显示,无一家去年税后净利润超过10亿元人民币,其中五洲国际2012年税后利润为三家之首,为7.53亿元人民币,而最为袖珍的金轮天地净利润仅1.99亿元。

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认为,内地房企上市融资一直未“开闸”重启,因而内地房企都很珍惜港股上市的“窗口期”,中小型房企更是如此。

然而,内地房企此番赴港之路并不算顺利,6月龙光地产即传出赴港IPO暂时搁浅。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公告显示,当代置业公开发售股票认购惨淡,按计划,当代置业本次招股将全球发售4亿新股,其中90%为国际配售,其余10%在香港公开发售,招股价在1.49~2.36港元。而截至正式上市前一天 (7月11日),公开发售部分共接获309份申请,认购率仅达12%,而国际配售初步获轻微超额认购,最终融资净额为5.45亿港元。

当代置业销售项目储备不足现象突出,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急需补充土地储备的当代置业来说,这笔钱仍然不足以支撑公司在一线城市拿地运作。

6月中旬上市的五洲国际融资情况稍好,共发行11.4亿股,集资净额13.28亿港元,五洲国际最终的发行价格,比招股价格1.15港元的下限仅仅高0.07港元,公开发售部分认购率亦仅为为57%。

上市未必拓宽融资渠道

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目前存在低价上市的现象,但中小型房企苦于内地信贷成本过高的压力,为拓宽融资渠道,仍愿意赴港上市。

五洲国际成功上市前,就饱受融资渠道限制之苦。其首席财务官陈思翰曾表示,由于规模限制,去年底至今年3月新增两笔信托贷款,利率均超过10%,目前公司信托贷款占整体借贷不超30%。

盛富资本国际公司黄立冲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中小房企赴港上市后,未必意味着融资渠道真正的拓宽,因为他们仍难以获得国际评级机构的认可,同时内地地产商“重资产、轻运营”的开发模式早已不被投资者看好。

此外,房地产债券市场的急转直下或再为中小房企发债融资蒙上阴影。

7月10日,有外媒报道称,房地产公司债券价格已连续八周下跌,主要是受到投资者抛售新兴市场债券以及中国房地产市场相关担忧的双重打击。报道指出,这标志着房地产企业债券命运的逆转,虽然在今年上半年早期,债券还很受投资者欢迎。

根据德意志银行的一项追踪78只中国房地产公司债券的指数显示,房地产公司债价格在5月中旬开始下跌,平均收益率从7%升至9.3%。同时,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开发商股票也同样陷入困境。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经实习记者叶燕婷发自深圳 上周五,当代置业(01107,HK)在港上市,由于每股发行价为1.49港元,为招股价下限,此次上市被业内称为“地摊价招股”。 今年以来,中小型内地房企中,已有金轮天地、五洲国际以及当代置业等3家成功赴港上市,但募资形势愈发严峻,从融资额度来看,三家房企中,无一融资量突破15亿港元,同时当代置业以及五洲国际认购率不尽如人意,分别仅为12%和57%。 业内人士认为,内地中小房赴港上市意在扩宽融资渠道,但目前房地产公司债券价格已连续八周下跌,加上香港投资者已不看好“重资产、轻运营”的房产股,未来内地中小房产企业融资能力堪忧。 赴港上市之路并不平坦 不难发现,今年已成功赴港上市的三家内地地产公司均为中小型房企。 据三家公司招股说明书显示,无一家去年税后净利润超过10亿元人民币,其中五洲国际2012年税后利润为三家之首,为7.53亿元人民币,而最为袖珍的金轮天地净利润仅1.99亿元。 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认为,内地房企上市融资一直未“开闸”重启,因而内地房企都很珍惜港股上市的“窗口期”,中小型房企更是如此。 然而,内地房企此番赴港之路并不算顺利,6月龙光地产即传出赴港IPO暂时搁浅。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公告显示,当代置业公开发售股票认购惨淡,按计划,当代置业本次招股将全球发售4亿新股,其中90%为国际配售,其余10%在香港公开发售,招股价在1.49~2.36港元。而截至正式上市前一天(7月11日),公开发售部分共接获309份申请,认购率仅达12%,而国际配售初步获轻微超额认购,最终融资净额为5.45亿港元。 当代置业销售项目储备不足现象突出,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急需补充土地储备的当代置业来说,这笔钱仍然不足以支撑公司在一线城市拿地运作。 6月中旬上市的五洲国际融资情况稍好,共发行11.4亿股,集资净额13.28亿港元,五洲国际最终的发行价格,比招股价格1.15港元的下限仅仅高0.07港元,公开发售部分认购率亦仅为为57%。 上市未必拓宽融资渠道 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目前存在低价上市的现象,但中小型房企苦于内地信贷成本过高的压力,为拓宽融资渠道,仍愿意赴港上市。 五洲国际成功上市前,就饱受融资渠道限制之苦。其首席财务官陈思翰曾表示,由于规模限制,去年底至今年3月新增两笔信托贷款,利率均超过10%,目前公司信托贷款占整体借贷不超30%。 盛富资本国际公司黄立冲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中小房企赴港上市后,未必意味着融资渠道真正的拓宽,因为他们仍难以获得国际评级机构的认可,同时内地地产商“重资产、轻运营”的开发模式早已不被投资者看好。 此外,房地产债券市场的急转直下或再为中小房企发债融资蒙上阴影。 7月10日,有外媒报道称,房地产公司债券价格已连续八周下跌,主要是受到投资者抛售新兴市场债券以及中国房地产市场相关担忧的双重打击。报道指出,这标志着房地产企业债券命运的逆转,虽然在今年上半年早期,债券还很受投资者欢迎。 根据德意志银行的一项追踪78只中国房地产公司债券的指数显示,房地产公司债价格在5月中旬开始下跌,平均收益率从7%升至9.3%。同时,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开发商股票也同样陷入困境。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