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更多

每经网首页 > 更多 > 正文

每经执行总编李伟谈每经5周年特刊:人类都有一种向上的力量

每经网 2013-07-13 16:33:40

文:李伟

一个神奇的日子诞生了一份同样神奇的报纸。

时间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

这一天,当黎明的第一道曙光划破地平线,当初夏嫩绿的花草树木开始舒展,当北京上海成都深圳晨跑的人们惬意地呼吸着新鲜空气,在城市的绿巷里健步如飞时,一份崭新的财经报纸已经飘落在了这些城市的报摊——这一天,崭新形象的《每日经济新闻》,在经过了3个月的筹备、蓄势、酝酿后,终于启程,开始了她迈向全国的隆重第一步。

同样在这一天,14点28分。中国西部,龙门山脉,灼热的地壳内,地下强大的地应力在经历了多年的板块碰撞挤压和膨胀积累,再也控制不住地冲出地表,在龙门山脉东北、西南方向的贯通长达300公里的断裂带上爆发了。地震应力在汶川映秀、北川老县城、青川东河口三个爆炸点上同时炸开,瞬间山崩地裂,地动山摇。

无数的家园被毁,数万人从此地下长眠,在他们被深埋入地的瞬间,连与亲人互致告别的机会都被彻底剥夺。这个世界的一切喜怒哀乐、一切美好丑恶,都再与他们彻底无涉。大自然残酷暴戾凶恶的一面,在人类面前展露无遗。正在崛起的中国,立即投入到一场史上最大规模的救援和重建之中,大地震激发了中国人民心底的无上大爱,在被30年来物欲喧嚣和利益浸泡得有些麻木的人们心中,大爱和真情,被自然界的巨大灾变激活和唤醒!

唐山大地震过去了30余年,人们都对地球的暴戾基本失忆的时候,中国人(特别是70年代以后的人们)再次感受到了美丽地球竟然还有如此残酷的面目!

自汶川大地震始,中国西部这块山峰波澜壮阔、江河奔流不息、森林雪原绵延不绝的极美之地,仿佛被震松动了。五年来,大大小小的余震不算,仅仅是大的地震,几乎每年一次:玉树、彝良、雅安芦山。防震避震,成为这片美丽土地上的人们的日常话题。

事后回想,同事们都被地震惊得目瞪口呆。因为,《每日经济新闻》这个全国上市的日期,是经过编委会同事们,在3个月内,开了几次决策会议,改了几次日期以后,4月初才最终被确定在5月12日。同事们说,地震中诞生的每日经济新闻,是不是也该叫“震生”呢。

上市第一天,这份新生的报纸,就和全国人民一道,投入了最初长达一个月的紧张的抗震救灾以及抗震救灾报道的中心工作之中。

7月初,刚刚走上正轨的 《每日经济新闻》,开始全方位地开展在经济领域的大型报道工作,以一组超大型研究和策划报道《立立电子涉嫌掏空浙大海纳,同一资产二次上市》为每日经济新闻的公司调查报道打响第一炮。紧接着,7月12日,再以《次贷第二波金融海啸将临 全球股市还有大难》为题,提前两个月揭示美国金融海啸第二波即将来临,揭开了《每日经济新闻》在投资领域的深度研究报道大幕。

2008年7月份的这两组报道,向全国财经界和投资界,昭示了《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方向:公司研究调查报道和投资研究报道。这两大领域,也构成了从此以后的每日经济新闻的核心竞争力!

正当初生的《每日经济新闻》,刚刚从地震中初步恢复,努力前行之时,9月9日,美国华尔街,随着雷曼兄弟公司股价的断崖式狂跌,宣告了本世纪最惨烈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全球被美国金融危机拖入深深的漩涡。

自然界的灾变发生的同期,全球经济灾变轰然来临。全球经济此前几十年的黄金时代结束了,大转型时代来临。这对于一张经济类日报来说,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

五年,自然界灾变叠加经济灾变,再叠加传统媒体的衰落和转型,《每日经济新闻》在与大自然的灾变和全球经济的灾变中,一路抗争,一路走来!今天的每经,已经以自己专业和权威的公司研究调查报道、投资领域的研究报道,牢牢站稳了脚跟,牢牢控制了这两个领域的制高点。每一个每经人可以骄傲地说,每经无愧于这个灾变中的时代,更无愧于这个在改革中充满无限希望和美好未来的时代。

自然界演化的历史和人类演化的历史,都反复不断地证明:人类的进步,总是和大自然的灾变和经济的灾变息息相关。每一次大自然的灾变和经济灾变的发生,就是人类进步的又一个全新开始。

因为,人类始终都有一种向上的力量。

梳理一份报纸的五年轨迹,并不只是简单回顾。因为,每经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和伟大祖国息息相关,与伟大祖国的伟大改革息息相关。财经媒体,在记录经济发展的历史。因此,我们实际上,也是在回味祖国的进步,在总结中,看到未来的希望。

愿祖国日益兴旺发达,愿祖国的人民日益富裕幸福,愿《每日经济新闻》和伟大的祖国一同前进,走向更伟大的成功!

作者为本报执行总编辑、研究院院长

责编 杨栋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