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深长城最后10%国有股被无偿转让 为国资彻底退出作准备?

2013-07-12 01:04:36

引起市场广泛关注的深长城“国退民进”之路,随着国资手中最后10%股权的出让而正式落下帷幕。

每经编辑 每经实习记者 叶燕婷 发自深圳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经实习记者 叶燕婷 发自深圳

深圳国资委旗下号称“现金奶牛”的深长城(000042,SZ),7月10日、11日连续两日发布公告披露权益报告书。公告称,7月9日远致公司已与深圳市国资委签订了《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协议》,根据协议,深圳市国资委拟将其持有的约2394.5万股(占总股本的10%)无偿划转至远致公司名下。

引起市场广泛关注的深长城“国退民进”之路,随着国资手中最后10%股权的出让而正式落下帷幕。

深圳笃道投资执行董事林隽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民营企业仍然掌握着深长城的控股权,深圳国资委最后10%的股份无偿划转对争夺控股权已经没有意义,此次划转只是国有资本的内部整合。有分析认为,10%的股权无偿划转远致公司,此举或为国资最后退出作准备。

“黄氏”家族实际控制深长城/

深长城公告称,本次划转尚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批准方可生效。

公告显示,远致公司成立于2007年6月,注册资本40.5亿元,为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经营范围是投资兴办实业、对投资及其相关的资产提供管理。截至2013年3月底,远致公司持有深长城约12.4万股,占总股本的0.05%,若本次划转成功,远致公司将持有股份约2406.9万股,占总股本的10.05%。

此次转让并未改变“深长城”的股东排位,民营企业仍然稳握深长城的控股权。

目前,“联泰系”(南昌联泰投资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深圳市联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28%的持股位列深长城第一大股东,民企中洲地产6月份获得深圳国资委19.75%的股权后,以23.79%的总持股位列第二大股东,若本次划转成功,远致公司则以10.05%比例跃居深长城第三大股东。

在深圳国资委旗下众多企业中,深长城一直被公认为优质资产,根据今年一季度报显示,公司总资产已达79.97亿,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达29.39亿元。

林隽分析,由于民资向来对于国有优质资产这块蛋糕虎视眈眈,为防止民资收购,深长城和同为国资背景的深振业2003年发起了相交叉持股,曾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但并未改变深长城和深振业被民资狙击的遭遇。

2010年深长城年报显示,深长城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联泰系持有深长城28%股权,深圳国资委直接、间接持有约36.85%。联泰系只要增持超过8.85%的股份,便可一举夺得大股东地位。

2011年8月,深长城遭遇深圳瑞昌捷投资及一致行动人举牌,瑞昌捷通过深交所系统累计买入5%的公司股票。几乎同一时间,深圳市中洲房地产有限公司、上海日升创展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瑞昌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及另外22名自然人,也在二季度分别买入深长城股票。其中,中洲地产持股比例达到2.18%。

“联泰系”实际控制人为黄建勲家族、瑞昌捷实际控制人为黄将南、黄将忠家族、中洲地产创始人为黄光苗、黄光亮家族,加上其他多名自然人股东(含黄美清等),多名黄姓控制人持股比例合计也已经超过深圳市国资局。

放弃深长城为捍卫深振业?/

2013年2月5日,深长城发布公告,宣布深圳国资委退出股东之争。公告称,深圳市国资委拟转让不超过总股本24.75%的股份,即不超过5926.7万股。国资委开出八项转让条件,要求受让方从事房地产开发行业并持续经营三年以上,不接受联合受让,三年内不变更公司主营业务且不转让,具有较好的业绩及较强的行业影响力等。

2013年6月14日,深长城再发公告,深圳国资委转让公司19.75%股权,受让方为中洲地产,较此前披露的转让上限24.75%少了5个百分点。由此,中洲地产累计持股23.79%,由市场预料中的第一大股东变为第二股东,黄建勲家族控制的“联泰系”升任深长城第一大股东之位。不过,中洲地产方面表示,拟在未来12个月内择机继续增持,希望成为深长城第一大股东。

林隽认为,由于深长城、深振业都是国资委控股企业,在深圳国资委持股深长城的比例远远高于深振业的情况下,放弃前者控股权的确令人大跌眼镜。市场普遍分析认为,此举是为了集中力量捍卫深振业这个最后的房地产平台。有分析认为,10%的股权无偿划转远致公司,此举或为国资最后退出作准备。

根据最新财报显示,深长城2013年第一季度营收和利润大幅减少,其中营业收入为2.89亿元,同比减少68.60%,归属上市公司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为4485.52万元,同比减少78.56%,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则同比大增104.88%至约1373.31万元。

有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不排除公司为了减少控股权丧失的舆论压力,而有意制造一种业绩较差的印象。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