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小微企业造假频现财政部严查代理记账

2013-06-08 01:31:16

每经编辑|每经记者 王雅洁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王雅洁 发自北京

“我不会接受规模较小的公司单子,因为不排除这些企业通过特定代理机构,先行垫付资金再卷款蒸发的可能。”日前,一名第三方物流行业的资深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上述资深人士所说的先行垫付、随即抽逃的行为不是个案,在每年年审时个别小微企业还会通过特定代理机构,筹集定额资金“涉险”过关,等年审结束后再将资金撤离。《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长期以来,不规范代理记账发展得愈加“猖獗”。

6月7日,财政部再次发力,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会计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表示将严查不规范代理记账,并探索建立政府购买代理记账制度。

代理记账问题频现

代理记账,通常是指会计咨询、服务机构及其他组织等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接受独立核算单位的委托,代替其办理记账、算账、报账业务的一种社会性会计服务活动。

近年来,我国小微企业数量迅猛增长,代理记账业务需求日益扩大。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代理记账行业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代理记账机构规模普遍较小,发展良莠不齐,代理业务范围不宽;代理记账业务收费标准较低,许多代理记账机构处于微利经营状态;代理记账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水平普遍较低,执业质量不高;存在大量未办理营业执照和代理记账机构许可证的地下代理记账机构和个人兼职会计。

上述资深人士表示,不规范行为的表现分为多种,为企业垫资并在企业设立或增资后立即抽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形式,此外还包括私刻公章,伪造投资人签名,甚至是伪造验资(审计)报告、现金缴款单、营业场地证明等证明文件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财政部曾分别于1994年和2005年颁布实施了《代理记账管理暂行办法》、《代理记账管理办法》,对代理机构的资质要求及违规后的处罚条件作出相关说明,但不规范行为仍时有发生。

将出台严管新措施

如何从根源上规避不规范代理记账行为的频发?财政部再次从宏观层面发力,出台严管新措施。

6月7日,财政部印发了《指导意见》,表示为服务小微企业发展,将严查不规范代理记账,并探索建立政府购买代理记账制度。

对此,《指导意见》提出,应加强代理记账机构设立的审核力度,健全代理记账机构退出机制,严格查处未取得代理记账许可证书的中介机构或个人非法开展代理记账业务,对代理记账机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探索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制度扶持政策。

为促进代理记账这一行业的发展,将加强审核力度,着重审查从业人员资格,防止出现从业人员挂名、兼职等现象,协调相关部门建立和优化代理记账机构的设立流程。

在代理记账机构的信息变更、备案方面,须定期公布取得代理记账许可证书和按时备案的代理记账机构名称等相关信息,并将联合有关部门加强对本地区代理记账机构的监督检查。

在退出机制方面,将健全代理记账机构退出机制,对未取得代理记账许可证书的中介机构或个人非法开展代理记账业务的,严格查处并予以公告,督促其依法申请代理记账许可证书或加入代理记账机构开展业务。

在政策层面,财政部将探索对代理记账机构的政策扶持,协调相关部门,对代理记账机构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尤其是探索建立政府购买代理记账服务制度。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未来将推动小规模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其他小型经济组织选择代理记账服务,针对代理记账机构从业人员开展以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小企业会计准则、代理记账机构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提高代理记账机构服务质量。

上述分析人士认为,除了财政部的上述新措,还须在会计基础性工作方面做出严格规范。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