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商讯

每经网首页 > 商讯 > 正文

金价再跌中国大妈抢金需小心

2013-05-22 01:14:32

从4月上旬开始,国际黄金价格经历了两次暴跌,直接从1550美元/盎司(约合人民币307元/克)下探到了1321美元/盎司 (约合人民币261元/克)。

随着黄金价格的暴跌,来自中国的中年消费者们嗅到了抄底的机会,继而掀起了一股“抢金”大潮,在内地和香港横扫黄金数百吨。

金价下跌,对于买一些金条收藏着以备将来不时之需的人来说,只要觉得价格合适,自己能够承受,即使金价继续下跌也无所谓。但部分期望从投机中赚钱的消费者,一旦金价继续下跌就会被套牢,不仅没法赚钱,还将损失惨重。

从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30多年,中国民众的收入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加上10多年来房价快速上涨,受益于此,部分先富起来的中国大妈们拥有相当强的购买能力。

但对中国大妈来讲,目前投资渠道缺乏,中国股市充满不确定性,尤其是经过股市大跌之后普通投资者不敢贸然进入。银行定期存款利息率又低于同期通胀率,眼睁睁地看着手中的钱缩水心有不甘。

中国大妈们最为熟悉的领域是过去10多年一直上涨的房地产,当下却又因为严厉的宏观调控,在不少城市出现限购限贷等限制政策。大妈们手中的钱无处可去,自然会出现投资焦虑,在投资渠道相对缺乏的情况下,突然大跌的黄金就成为中国大妈心目中的一个重要的投资品。

通常来说,人们对自己喜爱并且具有保值功能的物品逢低买入,在抗通胀的同时,寻求一丝心理上的安慰,这无可厚非,也是人之常情。而且拥有悠久历史的黄金作为最特殊的金属,有其货币功能,在货币超发、地缘政治风险不断上升的背景下,黄金的信用凭证的功能也在增强。

但人是理性的,为了抗通胀,使自己辛苦赚来的血汗钱得到保值增值并非只有依靠黄金,一旦黄金开启下一波跌势,目前金价只是熊市途中的一小段,未来或许还有更多的下跌,而且,人的生命是非常有限的,很难说能够等到它反弹的那一天,资产的保值增值也就失去意义。

(文/腾讯财经)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