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热公司

每经网首页 > 热公司 > 正文

国家电网收购新加坡能源公司澳大利亚资产部分股权

每经网 2013-05-19 23:26:21

国家电网收购新加坡能源公司澳大利亚资产部分股权,国家电网海外投资回报已超双位数,分析称“出海”风险犹存。

国家电网收购新加坡能源公司澳大利亚资产部分股权

国家电网海外投资回报已超双位数 分析称“出海”风险犹存

每经实习记者 伍源源 发自北京

由于国内电力投资和电价受到严格管制和海外资产良好的收益率,能源企业纷纷实施“走出去”战略。

国家电网公司17日宣布,国家电网公司与新加坡能源公司16日在北京签署协议,收购其澳大利亚子公司新加坡能源国际澳洲资产公司(SPIAA)60%股权和新加坡能源澳网公司(SP AusNet)19.9%股权。

SPIAA是新加坡能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要开展配电、输气、配气等业务,其中配电和配气属于监管业务,经营范围覆盖维多利亚州、昆士兰州、新南威尔士州和首都领地等地区。

SP AusNet主要在维多利亚州开展输电、配电和配气等监管业务,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和新加坡交易所两地上市,目前新加坡能源公司持有其51%的股份,其余49%为公众持股。

国家电网外联部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证实了此项收购,但未透露收购价格和更多细节。

野村驻悉尼的公用事业分析师David Fraser称,澳大利亚基础设施资产可以提供相对风险较低的回报,而且回报通常高于融资成本。

能源企业热衷“走出去”

去年11月初,国家电网总经理刘振亚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表示,该公司致力于在2020年之前将其海外资产的规模扩大至现有水平的四倍,至500亿美元;到2020年,将争取在国外的资产能够占到现有资产总量的10%左右。截止2012年11月30日,国家电网的总资产价值为23000亿元。刘振亚在去年11月11日对外表示:“海外项目的净资产回报率就已经超过了双位数。”刘振亚还补充称,该公司离岸投资的回报率已经达到本土投资回报率的三至五倍。

到2020年,国家电网将争取在国外的资产能够占到现有资产总量的10%左右。现在公司的资产是23000亿左右,根据这个规划目标,国家电网将在2020年前在国外投入300亿-500亿美元。

刘振亚说,国际化战略是国家电网的重要发展战略。截至去年11月,国家电网海外的投资已经超过了50亿美元,总资产达到80亿美元以上。投资主要集中在电网、电工电气等方面。

国家电网公司去年收购了澳大利亚ElectraNet电力输送网络41%的股份,而且还将业务扩张至菲律宾、巴西和葡萄牙。2007年国家电网竞标联合体以39.5亿美元获得菲律宾国家电网的投资40%的股权,是第一大股东。2010年投资9.89亿美元所收购的巴西7家输电特许权公司100%股权。2012国网投资3.8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2亿,收购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25%的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

分析称“出海”风险犹存

出于安全考虑,国内企业出海常遇到政治壁垒。

去年,通信公司华为被禁止参加澳大利亚的国家宽带网络建设。2011年年初,澳大利亚政府同样以国家利益为由驳回了新加坡交易所80亿澳元收购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的计划。

不过最近澳大利亚批准中国企业收购能源资产的交易。而且中国国家电网的交易审批可能没有其他交易那么严格,因为毕竟新加坡能源本身也是一家国有企业。

晨星驻悉尼的公用事业分析师Adrian Atkins称,现在的投资方也是外资国有企业,相信监管机构应该能够接受。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中国国企业在海外直接投资和运营中往往会遭遇政治、社会、经济的风险。例如在中东、非洲等政治局势不稳定地区,投资有可能收归当地军方或国有化。如果投资涉及他国主导产业,可能会导致当地部分人士认为投资抢占了资源和就业机会,从而刁难我国输出人员的各种证件的申办。而能源行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初始投资大,同时在污染治理、电价政策等受到限制的话就会导致投资回报周期过长,这也是能源行业国外投资主要面临的经济风险。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国家电网这笔在澳大利亚的投资额相对电网总资产来说较小,而电网属于自然垄断,只要有合适的电价,投资风险比石油等投资来说要相对小一些。总体来说,只要有合理的电价,海外电网的投资回报还是较稳定的。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大致可以划分为商业性风险和政治性风险。就国网这个项目而言,其商业性风险突出在于澳元汇率的波动性,因为初级产品行情下行,2002年至2011年初,除次贷危机陡然升级后一度行情暴跌外,全球初级产品行情总体持续上涨。2011年初级产品行情明显下行,2011年12月28日,路透社商品指数、道琼斯商品指数(期货)、道琼斯商品指数(现货)分别为2705.1点、140.6948点和427.3271点。2012年,国际初级产品市场某些指数略有回升,但仍未达到2011年初的水平,而且价格回升、上涨主要体现在粮食和油料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上,矿产价格总体上仍然下跌了。澳元汇率疲软,这部分业务收入以人民币计价的汇率风险不可低估。至于政治性风险,一个是看澳大利亚国内排华思潮是否会再度上升,这个在前几年中铝等项目上闹得企业很难受;一个是劳资关系问题,因为这几年初级产品牛市,而澳大利亚国内劳工市场保护性太强,缺乏弹性,很僵硬。

责编 何建川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国家电网收购新加坡能源公司澳大利亚资产部分股权 国家电网海外投资回报已超双位数分析称“出海”风险犹存 每经实习记者伍源源发自北京 由于国内电力投资和电价受到严格管制和海外资产良好的收益率,能源企业纷纷实施“走出去”战略。 国家电网公司17日宣布,国家电网公司与新加坡能源公司16日在北京签署协议,收购其澳大利亚子公司新加坡能源国际澳洲资产公司(SPIAA)60%股权和新加坡能源澳网公司(SPAusNet)19.9%股权。 SPIAA是新加坡能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要开展配电、输气、配气等业务,其中配电和配气属于监管业务,经营范围覆盖维多利亚州、昆士兰州、新南威尔士州和首都领地等地区。 SP AusNet主要在维多利亚州开展输电、配电和配气等监管业务,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和新加坡交易所两地上市,目前新加坡能源公司持有其51%的股份,其余49%为公众持股。 国家电网外联部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证实了此项收购,但未透露收购价格和更多细节。 野村驻悉尼的公用事业分析师DavidFraser称,澳大利亚基础设施资产可以提供相对风险较低的回报,而且回报通常高于融资成本。 能源企业热衷“走出去” 去年11月初,国家电网总经理刘振亚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表示,该公司致力于在2020年之前将其海外资产的规模扩大至现有水平的四倍,至500亿美元;到2020年,将争取在国外的资产能够占到现有资产总量的10%左右。截止2012年11月30日,国家电网的总资产价值为23000亿元。刘振亚在去年11月11日对外表示:“海外项目的净资产回报率就已经超过了双位数。”刘振亚还补充称,该公司离岸投资的回报率已经达到本土投资回报率的三至五倍。 到2020年,国家电网将争取在国外的资产能够占到现有资产总量的10%左右。现在公司的资产是23000亿左右,根据这个规划目标,国家电网将在2020年前在国外投入300亿-500亿美元。 刘振亚说,国际化战略是国家电网的重要发展战略。截至去年11月,国家电网海外的投资已经超过了50亿美元,总资产达到80亿美元以上。投资主要集中在电网、电工电气等方面。 国家电网公司去年收购了澳大利亚ElectraNet电力输送网络41%的股份,而且还将业务扩张至菲律宾、巴西和葡萄牙。2007年国家电网竞标联合体以39.5亿美元获得菲律宾国家电网的投资40%的股权,是第一大股东。2010年投资9.89亿美元所收购的巴西7家输电特许权公司100%股权。2012国网投资3.8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2亿,收购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25%的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 分析称“出海”风险犹存 出于安全考虑,国内企业出海常遇到政治壁垒。 去年,通信公司华为被禁止参加澳大利亚的国家宽带网络建设。2011年年初,澳大利亚政府同样以国家利益为由驳回了新加坡交易所80亿澳元收购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的计划。 不过最近澳大利亚批准中国企业收购能源资产的交易。而且中国国家电网的交易审批可能没有其他交易那么严格,因为毕竟新加坡能源本身也是一家国有企业。 晨星驻悉尼的公用事业分析师AdrianAtkins称,现在的投资方也是外资国有企业,相信监管机构应该能够接受。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中国国企业在海外直接投资和运营中往往会遭遇政治、社会、经济的风险。例如在中东、非洲等政治局势不稳定地区,投资有可能收归当地军方或国有化。如果投资涉及他国主导产业,可能会导致当地部分人士认为投资抢占了资源和就业机会,从而刁难我国输出人员的各种证件的申办。而能源行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初始投资大,同时在污染治理、电价政策等受到限制的话就会导致投资回报周期过长,这也是能源行业国外投资主要面临的经济风险。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国家电网这笔在澳大利亚的投资额相对电网总资产来说较小,而电网属于自然垄断,只要有合适的电价,投资风险比石油等投资来说要相对小一些。总体来说,只要有合理的电价,海外电网的投资回报还是较稳定的。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大致可以划分为商业性风险和政治性风险。就国网这个项目而言,其商业性风险突出在于澳元汇率的波动性,因为初级产品行情下行,2002年至2011年初,除次贷危机陡然升级后一度行情暴跌外,全球初级产品行情总体持续上涨。2011年初级产品行情明显下行,2011年12月28日,路透社商品指数、道琼斯商品指数(期货)、道琼斯商品指数(现货)分别为2705.1点、140.6948点和427.3271点。2012年,国际初级产品市场某些指数略有回升,但仍未达到2011年初的水平,而且价格回升、上涨主要体现在粮食和油料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上,矿产价格总体上仍然下跌了。澳元汇率疲软,这部分业务收入以人民币计价的汇率风险不可低估。至于政治性风险,一个是看澳大利亚国内排华思潮是否会再度上升,这个在前几年中铝等项目上闹得企业很难受;一个是劳资关系问题,因为这几年初级产品牛市,而澳大利亚国内劳工市场保护性太强,缺乏弹性,很僵硬。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