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阿尔斯通电力市场营销高级副总裁丹尼斯·科谢:不能只看眼前利益 最有意义的项目永远是最新的那个

2013-05-10 01:20:58

每经编辑 每经特约记者 黄修眉 巴黎摄影报道    

每经特约记者 黄修眉 巴黎摄影报道

位于巴黎西北郊的勒瓦卢瓦市,是巴黎著名的企业城。标致、雪铁龙,法国高科技和传媒领域巨头——拉加代尔集团、全球领先的化学公司巴斯夫公司巴黎分公司、欧盟最大金融消费公司之一的佳信银行等企业总部都位于此。

在这些巨头中,从2003年企业危机中恢复活力,到如今成为电力和交通诸多领域全球第一的阿尔斯通显得更加耀眼。其电力市场营销高级副总裁丹尼斯·科谢为记者讲解了公司的成功之道,“想要长远发展,就不能只看眼前利益。”

遭遇危机 用产品重新赢得市场/

正如人生会有挫折和磨难,从1928年正式创立,再到2003年遭遇信任危机,阿尔斯通发展到今日,成为全球轨道交通、电力设备和电力传输基础设施领域的领先企业,并不是一帆风顺。

2003年,阿尔斯通发现自身正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之中。此种状况可以追溯至21世纪初。当时刚从ABB收购的燃气轮机存在严重设计缺陷,使公司在商业和财务方面面临困境。此外,合同执行方面的问题,以及造船业务方面一家大客户的破产,也使得公司的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

1978年加入阿尔斯通前,科谢曾在法国海军服役两年,负责潜水艇项目,军人的出身让他具有超强的抗压能力。提起企业曾经历的磨难,科谢笑了笑,似乎十年的时间已经让过去云淡风轻,但从他的话语中,仍能感受到当时企业面临的严重危机。“那时的阿尔斯通遭遇了非常严重的信任危机,信任这个东西,失去了就很难再建立回来,对于阿尔斯通这种业务周期较长的企业来说,无疑就成了一场灾难。”科谢闭上了眼睛,回忆着十年前的场景,“客户、供应商、银行、甚至员工都对公司缺乏信心”,但具体失去了怎样的信任,又给阿尔斯通造成了怎样的损失,他更愿意谈谈当时如何渡过难关。

“2003年3月11日,阿尔斯通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柏珂龙的上任让这家企业重新走上正轨”,科谢说道,一家企业,源源不断的订单是表象,将订单托付于你的意愿才是根本。而能重拾这些信任的,也只有提供更加可靠的产品和服务,这是企业立足的根本。

柏珂龙上任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公司进行了裁员,从2003年的11万人,精简到2006年的6.5万人。在2003年剥离了工业汽轮机业务,2004年剥离了输配电业务,2005年剥离了电动机和变流器业务(电力转换部门),2006年剥离了造船业务(阿尔斯通船舶部门)。

与此同时,柏珂龙克服投资者和客户对公司的信任危机,让他们相信从长远来看企业是有发展前景的:他宣布了连续两次增资的决定。这让阿尔斯通拥有了扭转危局的财务资源,进而稳定了股东队伍。同时,阿尔斯通的工程技术人员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功解决了燃气轮机的技术问题。

阿尔斯通重新赢得了客户的信任,订单额重回正轨。在2005~2006财年,阿尔斯通集团宣布净盈利1.78亿欧元。在随后的一年中,储备订单额次超过了300亿欧元。正如2006年柏珂龙所指出的那样,阿尔斯通已经“回到正轨”,开始迎接未来。

不损害未来利益 才是可持续发展/

创新与研发对一家企业来说十分重要,在2011~2012财年,阿尔斯通集团在研发上的投入高达6.82亿欧元。

当记者问及这50年间,阿尔斯通电力在与中国的合作中,科谢认为最有意义的是哪一个项目时,本以为得到的回答会是三峡工程或者大亚湾核电站这些国人耳熟能详,对中国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工程,科谢却摆摆头,“永远是最新的那一个”。

传统的火力发电,特别是燃煤发电,在全球仍扮演着重要角色,供给着全球41%的发电量,由于燃煤的储量丰富、易开发,燃煤发电量还会在2030年增加到43%。于是,如何提高燃煤发电的效率,以及降低燃煤产生的污染气体,就成为阿尔斯通电力的研发重点。

“环境污染其实是个全球问题,且不可逆,要是不担心后代的生存,我们这辈人可以污染,但总得为我们的子孙考虑”,科谢的这种说法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却也点明了阿尔斯通的立足点,不能损害未来利益。

作为清洁电力的全球领导者,阿尔斯通从20世纪80年代末涉足二氧化碳捕捉领域,其研发的二氧化碳捕捉技术已在欧洲和美国应用了十多年,每年能减少1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碳捕捉,即是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从所排放的废气中提取出来,而不是排放到大气中。目前,二氧化碳捕捉有三种主要方式。燃烧前捕捉,富氧燃烧捕捉和燃烧后捕捉。阿尔斯通目前专注于研发既能用于新建燃煤电厂,也适用于改造现有燃煤电厂的技术解决方案---燃烧后捕捉和富氧燃烧捕捉。而燃烧前捕捉技术只适合新建电厂。

“我们已经开始与中方进行二氧化碳捕捉系统的合作”,在2011年的时候,与中国大唐集团签署了黑龙江大庆CCS(碳捕捉与封存)项目可行性研究协议。根据协议规定,阿尔斯通将利用其在富氧燃烧技术方面的专长,为大庆热电项目完成350兆瓦CCS项目研究。“目前,该项目正有序进行中,2015年投入使用运行”,科谢是个喜欢用数字说话的人,年二氧化碳捕捉能力超过100万吨,那会是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个大型CCS项目。

中国市场尤为重要 阿尔斯通力推本土化/

在阿尔斯通的复兴过程中,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影响重大。

2008年的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阿尔斯通的市场。2009年,全球用电量出现了近60年来的首次下滑。对新发电厂的需求下降为原需求水平的一半。为了应对严峻局面,阿尔斯通凭借多年发展所积蓄的实力,着眼于国际市场,特别是开拓新兴市场。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其他国家的增长依然保持强劲,这些国家为公司贡献了60%的订单,使公司在2010-2011财年能够重拾升势。

“阿尔斯通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涉足中国市场,我们在中国有20%的水电市场份额,近50%的核电站气汽机岛市场份额”,科谢用确切的数据向记者娓娓道来,中国是阿尔斯通电力全球第一大市场,每年会有9万兆瓦的发电量,这其中,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能、潮汐能等不会排放二氧化碳的新能源发电站,又占到了50%。

“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国这个经济发展大国的需求所决定的,哪里有需求哪里就会有供给”,科谢说道,“发电量与经济发展速度紧密相连,三年前中国GDP增速大约是10%,那么市场需求量也可能增加10%(数字举例,未经过确切认证),所以中国GDP哪怕1%的变化,阿尔斯通发电量的变化就可能是1万兆瓦。”

“中国能成为阿尔斯通电力第一大市场,与阿尔斯通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不无关系”,从三峡工程到大亚湾核电站,再到为华能、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工业集团及各省电力试验研究院建立在线远程监测和诊断中心,“都是因为阿尔斯通不仅为中国制造设备,还为中国创造先进技术。”科谢说,本土化是每一个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都必须面对的,也是阿尔斯通在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

但与多年前的情况不同,中国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创新、合作、共同发展为目标的新商业周期,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公司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掌握了一些非常先进的核心技术,对于跨国公司来说,现在应通过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或成立合资公司等形式,在中国成为一家本土企业。科谢表示,这就是为什么阿尔斯通会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的原因。

2012年,阿尔斯通电力在天津设立全球技术中心,以支持其水电业务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位于中国的研发中心不但面对中国市场,而且面对全球市场。”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