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个股聚焦

每经网首页 > 个股聚焦 > 正文

中国远洋变身*ST 跌出融资融券标的

2013-03-29 00:32:45

每经编辑|每经记者 李卓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李卓 发自北京

由于连续两年巨亏,中国远洋(601919,前收盘价4.01元)于今日正式更名*ST远洋并复牌。

昨日(3月28日),中国远洋在北京召开2012年度业绩说明会,并披露向大股东中远集团出售中远物流100%股权的交易对价为67.4亿元,预计将实现一次性税前转让收益19.6亿元。

虽然2013年航运主业依然预计扭亏艰难,但因出售资产可带来超30亿元的税前利润增厚,中国远洋今年业绩可能得以改善。

另据 《上海证券交易所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第二十九条规定,上证所于2013年3月29日起将中国远洋调出融资融券标的证券名单。

干散货运亏损加大

在业绩说明会上,主持会议的中国远洋副董事长马泽华,首先对2012年95.59亿元的巨亏“深表歉意”。他特别强调,干散货航运市场运价低迷,使得公司干散货航运业务亏损进一步加大,成为影响集团业绩表现的主要因素。

对中国远洋而言,干散货业务能在多大程度减亏,是2013扭亏的关键之一。但据中国船东协会副会长张守国透露,BDI指数至少要达到2500点,航运业才有望盈利。但据券商分析预测,2013年BDI指数预计将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均值仍只在1000~1300点之间波动。

对此,中散集团总经理许遵武昨日透露,将继续努力降低各项成本支出,在止血减亏的基础上努力创效。据透露,中散集团2012年管理成本就同比下降16%。

此外,据年报数据,由于租入运力显著下降,截至2012年12月31日,中国远洋经营干散货船舶332艘,3007万载重吨,同比减少10.1%。马泽华表示,2013干散货运力增速将显著下降,有助于缓解运力过剩的严重程度。集装箱航运业务方面,2013年全球集装箱需求的增速将由2012年3.7%加快至6.1%,市场供需矛盾依然存在,但供需缺口趋于收窄。整体而言,市场形势不容乐观,但预计比2012年有所改善。

变卖资产谋自救

为避免连亏三年暂停上市,一场由大股东中远集团主导的资产腾挪大戏正在上演。

2012年11、12月,中国远洋先后转让旗下航空货运业务“东方远航”和特种船资产“广州远洋”,两笔转让总共获得资金16.57亿元。昨日,公司公告称,将中远物流100%股权转让给中远集团,转让价67.39亿元。

自中国远洋公告出售中远物流后,中远集团反复表态称,以中国远洋作为其“资本平台”的战略绝不会改变。中国远洋也表示,“相信依托大股东中远集团的资源优势,定可抵御住市场低谷的冲击”。

不过,对于外界传言,公司已经开始、或计划有更多其他资产剥离来创造更多非经营性收益,中国远洋昨日均低调避开回应,称一切以有利于股东利益为原则。

就2013是否会有确切的国家扶持政策出台,中国远洋昨日依然表示没有确切消息。

中国远洋于今日复牌,证券简称变更为*ST远洋。

(每经记者曾剑对本文亦有贡献)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