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郑眼看盘:形态退无可退 再大跌即离场

2013-03-12 01:04:31

每经编辑|每经记者 郑步春    

每经记者 郑步春

本周一A股缩量整理,沪综指收跌0.35%报2310.59点,深综指涨0.02%报958.43点,成交创三个月以来最低。很显然,市场在消化上周末大量经济指标,也在消化“两会”传出的一些政策,只是对上述因素未必全看得清楚,所以买卖意愿暂时不足。

大部制改革实质性启动,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其中铁道部被撤销。昨铁路相关个股多数表现不错,据说未来铁路票价上涨压力将更为凸出。

从大的方向看,政府机构改革及其所伴随的职能改革属于“结构调整”,肯定远远好过粗放的总量型发展模式。我国当前的资源、环境、人口等制约因素越来越明显,使得结构调整的紧迫性越发突出。

周一早盘A股有一阵杀跌,其后跌幅收窄。市场可能对上周末超预期的2月份CPI作出负面反应,担心官方收紧货币。这样的反应也很正常,毕竟如今货币供应已有“过度充足”的嫌疑。

最近我国货币供应量M2已接近100万亿元,为世界第一,是美国的1.5倍,较2002年时的16万亿元大增500%以上。对于人们热议的“货币超发”一说,近期屡见官方反驳。新华社最新文章称,“M2是一个存量概念,而GDP是一个流量概念,用一个时点的存量和一个时期的流量数据进行比较得出的比值并无意义。”

尽管理论上存争议,但这本身说明官方已开始重视货币及物价问题。对股票炒家而言,这同样是个信号,所以投资者不宜因为上述理论而漠视物价、货币等问题。对于未来货币环境,笔者仍持原观点:虽然不足以得出官方马上就进行紧缩的结论,但至少不能再预期官方追加额外的宽松政策。假如这样的猜测没错,那么目前投资者寻机撤离股市就应该是合理选择,因货币供应情况是股票炒作最重要因素之一。

不过投资者在操作时也无需太急,因为最近两三周公布的经济指标显示 “复苏弱于预期”,这种情况下即使管理层已有意紧缩,也多半会暂时犹疑不定,或许会有个政策观望期。

需要提醒的是,管理层做某些事时未必会明说,但行动上仍有所体现。经典的例子就是IPO暂停,迄今管理层从未如此宣布过,但在实际行动上已充分体现出来。所以投资者未来宜密切关注经济生活中的蛛丝马迹,从中揣测管理层意图。

虽然料管理层在政策上仍将观望,但在一定技术面条件下投资者仍可提前出手,因技术走势或能暗中反映市场已知或未知的消息和动向。如果管理层有意紧缩,却暂不宣布,那么股指同样会提前反映。

从图形上看,沪综指已出现三连阴,但跌速有所迟滞,所以还可一看,除非再拉出大阴线。上周一的暴跌事后看颇有洗盘意味,那天的低点在技术上不该再受测试。因此,假如再拉出大阴线,提前撤离的条件应可成立。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