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龙威石化营收数据“内外有别” 被疑业绩造假

2013-01-30 01:02:59

龙威经贸为龙威石化的经营实体与主要利润来源,其264万元的年销售收入与龙威石化于纽交所公开披露的数字不符。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孙嘉夏 发自上海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追踪 2013年首只被“猎杀”中概股

每经记者 孙嘉夏 发自上海

针对2013年第一只遭“猎杀”的中概股龙威石化(NYSEMKT:LPH)的调查,正逐渐进入深水区。

1月28日,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新闻》栏目援引太原市万柏林区国税局税收管理员杨静的说法称,太原市龙威经贸有限公司 (下简称龙威经贸)在2012年全年的销售收入为264万元人民币。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证,龙威经贸为上市公司龙威石化的经营实体与主要利润来源。龙威经贸264万元的年销售收入,显然与龙威石化于纽交所公开披露的数字不符。

在龙威石化发布的2012年6月30日至9月30日的季报中,公司当季收入为1.333亿美元,主要来自产品直接销售收入与代理费。该季度,龙威石化收取代理费522.9万美元,产品销售额为1.28亿美元。

所谓产品的直接销售收入,即来源于龙威经贸运营的太原与古交两处油库项目。显然,龙威经贸在2012年三季度所获得1.28亿美元收入,已远远超过了在太原当地国税部门上报的264万元人民币。

龙威经贸身份起底/

北京时间2013年1月4日,美国做空机构GeoInvesting在SeekingAlpha上刊文,列举数项证据,质疑龙威石化业绩造假。

该机构的质疑理由,是其曾于2012年10月26日至12月13日连续7周时间内,不间断对龙威经贸于太原和古交的项目进行摄像。视频录像显示,该时间段内,太原和古交项目总共仅出现过5辆油罐车。GeoInvesting因此认为龙威石化将公司在2012年11月的销售额夸大了800多倍。

虽然龙威石化于1月11日发布了一份声明,并附上了6个视频,对GeoInvesting的质疑予以反驳,但被对方指为“捏造”。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得到的材料显示,龙威经贸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亿元,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蔡拥军,获许可经营“汽油、柴油、煤油的销售”。股权结构中,蔡拥军认缴出资额1500万元,持股5%,山西中赫能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赫能化)认缴出资额2.85亿元,持股95%。

中赫能化的注册资本为1.5亿元,其中太原亚华能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华能化)认缴出资额1.425亿元,持股95%;蔡拥军认缴出资额750万元,持股5%。

亚华能化为英属维尔京群岛龙威石化投资控股有限公司100%持股企业,蔡拥军同时担任龙威石化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在龙威石化2012年6月30日至9月30日的季报中,提及了亚华能化和中赫能化两家企业。该份季报称上述两家公司在当季无需支付所得税,原因在于该两家公司几乎不存在商业运营活动,在可预见的未来也不太可能产生利润。

季报同时介绍,上市公司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两部分:产品的直接销售收入和代理费。其中“直接销售收入”为公司出售柴油、汽油、燃料油和溶剂的收入;代理费是公司作为采购代理商,允许相关机构使用公司的许可证从炼油厂购入产品,龙威石化从中收取手续费或佣金。

收入构成中,产品直接销售占据公司收入极大比例。太原市国税局征收管理处处长温杰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在太原全市范围内含有关键字“龙威”且经营石油石化产品的纳税人仅有一家,即龙威经贸。显然,上市公司龙威石化的主要经营实体与利润来源即为龙威经贸。

1月29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试图联系太原市万柏林区国税局税收管理员杨静,但该局办公室人员称杨静已“不在这里了”。

记者早前曾实地踏访龙威经贸在太原市和古交市的两处油库项目,发现加油站冷清,通往油库的运输铁路已杂草丛生,显然废弃已久。该情况与美国做空机构GeoInvesting所见相同。

漏税还是财务造假?/

与龙威经贸两处油库项目呈现的冷清状况不同,龙威石化在纽交所公布的业绩喜人。

龙威石化在2012年6月30日至9月30日的季报中披露,公司在太原项目的产品销售收入为7054.1万美元、古交项目的产品销售收入为5761.8万美元,分别较2011年同期增长21.1%和5.1%,合计实现销售收入1.28156亿美元,同比增长13.3%。

这一数字远远超过太原当地国税部门提供的龙威经贸2012年全年销售收入264万元人民币。

上述季报同时披露,龙威经贸需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率为25%,在当季需缴纳的税款高达620万美元。

龙威石化披露的2012年1月1日至3月30日的销售数据,同样远远超过了“264万元人民币”。当季太原项目产品销售额为6055.8万美元,古交项目收入为6429.3万美元,两项目共实现收入1.248亿美元。

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龙威经贸是龙威石化的主要利润来源,而二者上报税务部门和在证交所披露的收入数据存在巨大差异 (前者是2012年收入264万元,后者是2012年一、三两季收入2.53亿美元),如果前者属实,那么上市公司就涉嫌业绩造假;如果后者属实,那么龙威经贸就涉嫌漏税。

对于上述说法,记者尚未得到公司方面的回应。不过,龙威石化为投资者描绘的美妙蓝图仍在继续。

公司新近的一份预测称,预期截至2013年6月30日的会计年度营收会增长大约26.6%,达到6.463亿美元,净营收将增长约24.2%,达到7760万美元。

蔡拥军称,收购华杰石油的资产后,公司的燃料总储量翻了近一番,达到220000吨,并且将业务范围扩展到了山西省北部的新兴工业区域,同时巩固了龙威石化作为山西省最大的私营燃料储存和配送公司的地位。公司表示,2013财年业绩的增长将主要由华杰石油设施的产能提升和2座龙威现有设施的有机增长来推动实现。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