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斥资1.9亿跨界扩张 富瑞特装资金存缺口

2013-01-24 01:25:24

每经编辑|每经实习记者 皇甫嘉 李映泉    

每经实习记者 皇甫嘉 李映泉

1月23日,富瑞特装(300228,收盘价38.10元)宣布,拟使用自有资金出资1.9亿元实施建设汽车发动机再制造项目,建设周期36个月。

该领域专业人士表示富瑞特装的发展重心一直在LNG应用设备上,再制造发动机与公司现有业务并无任何关联,多元化经营必定面临不小的风险。

在近一多月时间里,富瑞特装推出了两项共计7.38亿元的新项目,但截至去年三季报,公司账目上仅有1亿元现金,从银行取得的授信也才4.8亿元,公司在资金方面存在较大缺口。

新项目耗资1.9亿元

富瑞特装在公告中指出,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是指把旧汽车零部件通过拆解、清洗、检测分类、再制造加工或升级改造、装配、再检测等工序后恢复到像原产品一样的技术性能和产品质量的批量化制造过程。

对此,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宇恒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汽车发动机再制造具有广阔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保效益,受到了各领域的密切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正积极加入这一领域。

不过,富瑞特装的主要产品为LNG应用设备为主的低温储运及应用设备、以海水淡化设备为主的换热设备、用于分离空气的气体分离设备。公司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往往意味着巨大的风险。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富瑞特装董秘办,公司证代表示,公司主要依托4S店销售,并将客户锁定为大经销商,销售渠道方面没有太大问题。在问及人才和技术的培养时,该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已有相关的员工在进行筹备。

跨界经营前景难料

资料显示,2005年美国再制造产业的销售额已达1000亿美元,其中汽车和工程机械占再制造领域的三分之二以上,而美国机动车维修市场中,有70%~80%的配件都是再制造产品。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国2010年再制造业的年产值也才不到25亿元。业界普遍认为,无论从市场需求,还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来看,发展再制造行业大有可为。

采访中,李宇恒特别强调,客户是基于价格的优势才选择再制造发动机。然而,使用年限较短、磨损较小的发动机,回收成本高;使用年限长、磨损厉害的发动机,需更换的零部件多,也推高了再制造成本。上述可能都降低了发动机再制造的成本优势。

迅猛扩张致资金短缺

值得注意的是,富瑞特装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高投入的扩张,但公司的此时手头的资金其实并不宽裕。

2012年公司三季报显示,与去年三季度比较,资产负债率上升20%,存货上升65%,短期借款上升60%,应付账款上升90%。2012年12月,富瑞特装宣布投资5.48亿元建设重型装备项目,但当时财报显示账面货币资金仅有1亿元。于是,公司同日宣布向民生银行申请1亿元的授信额度,加上之前向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所取得的授信额度,总计达到4.8亿元,但庞大的贷款所产生的利息支出,也将在未来继续蚕食公司的一部分利润。

此次发动机再制造的项目又将耗去1.89亿元,虽然公司表示其中0.8亿元为银行贷款,但剩余1.1亿元仍然要靠公司的自有资金。

根据富瑞特装2012年业绩预告,公司去年盈利约1.09~1.30亿元,而去年三季度公司净利约7970万元。由此可见,去年第四季度净利润也无法带来数以亿计的现金,我们不禁要问,富瑞特装将如何解决资金难题?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