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四川

每经网首页 > 四川 > 正文

成都高新区近3万家企业将拥有电子“身份证”

每经网 2013-01-09 14:57:00

冯亚曦表示,数据库的建设面临两大难题,一方面是数据信息的采集,另一方面是数据库的动态管理。

每经网1月9日电(每经记者 曹晟源 实习生 周以轩)

未来,落户成都高新区的近3万家企业将获得一个电子身份证,通过这张“身份证”,可实现项目申报、网上审批、纳税服务、工商服务等数据共享、互联互通、业务协同。

1月8日,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冯亚曦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建成后的数据库将涵盖企业的基本信息、税务、生产经营等详细资料,并开展高新区企业身份数字证书认证。这相当于为每家企业制作一张电子“身份证”,这一做法在全市尚属首例。

成都高新区现在拥有近3万家企业。冯亚曦透露,高新区2012年政务服务的办件数量为700万件左右,较2006年的100万件增加近6倍;当场办结率从85%上升到99.44%,满意率维持在97%以上。

据介绍,为了进一步提高办件效率,减少政务服务中,前期对企业进行了解和调查的时间;并且能够实时了解企业的动态,提供企业所需的政务服务,高新区决定建设“企业服务数据库”。

冯亚曦表示,数据库的建设面临两大难题,一方面是数据信息的采集。信息的采集牵涉到工商,国地税,海关等多个部门,现行的管理体制导致条块分割,自成体系,自建平台,不能共享。在建设数据库时,会受到一定的阻力和干扰。要打破这种局限,需要管委会的决心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另一方面是数据库的动态管理,需要相关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信息实时共享,使数据实时更新,保证数据库中信息的准确性。在企业信息数据库的建设上,国内已有先例,苏州工业园此前已建立了类似的企业数据库,但因为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使得数据库的利用率并不高。

责编 刘小英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