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上市公司调查

每经网首页 > 上市公司调查 > 正文

德豪润达购雷士照明股权 联姻容易整合难

2013-01-07 01:53:09

这对伉俪一个因内部争斗而饱经风雨,一个因市场需求不足而深陷过剩之困,双方的联合给外界无限遐想。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郭荣村 发自广州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经记者 郭荣村 发自广州

有人讥讽太狗血,有人赞美是创举,不论如何,在2012年年尾的时候,雷士照明(02222,HK)和德豪润达(002005,SZ)还是走到了一起。这对“伉俪”一个因内部争斗而饱经风雨,一个因市场需求不足而深陷过剩之困,双方的联合给外界无限遐想。

昨日(1月6日),中投顾问光电行业研究员田博生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德豪润达并购雷士照明上演了一番“蛇吞象”好戏,但遭到资本市场唾弃,其主要原因在于,一向不按常规“出牌”的雷士照明操盘手吴长江的股份卖出与买入的过程让人生疑,经营手段让人难以理解,使避险情绪回潮。

机构不买账

2012年12月31日,雷士照明创始人吴长江在微博中说,LED的发展及普及超出所有人的预料,让传统照明企业面临巨大挑战,不转型必将淘汰,雷士的优势在于品牌和渠道,与德豪的合作是强强联合,在LED整个产业链上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对雷士和德豪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吴长江的看法得到不少业界人士的认同,“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成为关键词。

“可以说,品牌与渠道就是雷士照明的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华泰证券判断,德豪润达与雷士照明联姻的意图,是为LED芯片产能的集中释放做好销售渠道的准备,利用雷士照明的渠道优势将是德豪润达入主的主要动机。

吴长江在微博中表示:“我希望用时间和事实来证明我所做所努力和牺牲是正确的,是值得的!请大家关注2013、2014年中国照明行业的巨变吧。”不过,无论是吴长江的呐喊,还是行业分析人士的助威,资本市场对这场充满想象空间的联姻,并未表现出多少热情。

2013年1月4日,看着德豪润达股票的走势,广州投资者王先生还悔恨不已。2012年12月27日,德豪润达发布收购吴长江所持雷士照明部分股份公告当日,王先生认为,德豪润达又一个春天已经来临,随举旗杀入,便被套。

德豪润达股价在2012年12月27日以8.50元的价格高开后,一路下跌。1月4日,该股的收盘价格为7.08元,下跌近4%,换手率高达9.18%。资料显示,当天卖出前两名均为机构席位,成交额分别为80220528.33元和23771581.46元。

整合难题

中国之光网副总经理丁建华一直关注德豪润达同雷士照明的合作事宜,并且最早在其微博中透露了双方合作的消息。

丁建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各界的推动下,LED产业大热,但市场并没有同步升温,已经有好几家过亿的企业倒闭,行业的共识是做垂直整合。德豪润达往产业下游走,雷士照明往产业上游走,是大家想象中的最理想的产业整合模式。

丁建华分析称,德豪润达收购雷士照明的一个重要原因应该是看中后者渠道优势,通过其专卖店销售德豪润达的产品。但德豪润达和雷士照明都在生产终端照明产品,德豪润达就面临打自己的品牌还是雷士品牌的问题。如果打自己品牌,在终端就会和雷士照明的产品形成同质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会触及雷士照明其他股东的权益,肯定会招致反弹。如果不打自己的品牌,公司面临失去终端的危险,这显然不符合德豪润达打造全产业链的战略意图。

其实,这样的事情在雷士照明已经发生过。当时吴长江引入施耐德作为雷士照明的策略股东,允许施耐德的产品在雷士照明的专卖店销售,但最终双方闹得不可开交。值得注意的是,施耐德还是基本以互补的产品进入到雷士照明的渠道,如果是同质产品,需要协调的东西可能更多。

“雷士照明要不要使用德豪润达的上游芯片等产品也是一道难题。”丁建华说,以德豪润达在半导体照明领域的技术能力和产品现状,并未在业内树立良好的口碑,目前看不到德豪对提升雷士产品的优势。

雷士官方态度模糊

雷士照明官方模糊的态度,也让这场合作充满了不确定性。

记者注意到,在德豪润达停牌期间,雷士照明并未停牌。这从侧面说明,两者联姻更大程度上是吴长江同德豪润达的合作,而不是雷士照明。

丁建华称,吴长江目前不是董事长,也未进入董事会,吴长江只是雷士照明的最大单一股东,并不能代表雷士照明。

事实上,在德豪润达发布公告后,雷士照明官方层面一直未就此事表态。雷士照明现任董事长阎焱也拒绝了媒体的采访。

昨日 (1月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阎焱,其并未接电话,短信亦未回复。这给外界的疑惑是,如果雷士照明董事会并不愿意同德豪润达合作,那么几方的矛盾还有可能激化。

不过,吴长江昨日在微博中称,“上午见了阎焱,我们相谈甚欢;对德豪的战略合作给予肯定;雷士与德豪在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双方的合作极大地、快速地推动了两家企业各自产业的转型升级,而且也推动了整个LED产业的良性快速发展。阎总表示全力支持我的工作,我也表示会尽全力尽快把雷士做成世界一流的公司,回报所有股东。”

通过一系列事件,外界已经能够大致看清各方股东的性格。吴长江一手创立雷士照明,两次发动供应商、渠道商对董事会进行“逼宫”,可见其并不是一个服输的人;赛富阎焱在雷士照明争斗中同样以“硬汉”示人;德豪润达董事长王冬雷融资数十亿打造LED帝国,心中也自有谋略。几个“重量级”人物若能形成合力,雷士照明和德豪润达发展还值得期待,但若磨合不好,成“龙虎之争”,对两公司肯定会形成伤害。

高工LED产业研究院院长张小飞也有同样的担忧。他说,新股东德豪润达如何与雷士旧股东协调好关系,两个平台的利益如何协调等方面仍存在挑战。

其实,不仅仅是雷士官方态度不明,吴长江本身的意图也并不明确。目前外界有三种猜测:产业合作、吴长江套现、吴长江借德豪润达夺回控制权。

“吴长江虽然调子喊得非常高,但大家还是看不懂其真正意图。这几种猜测都有可能,所以资本市场很纠结。”丁建华说。

“订悦2013”—— 《每日经济新闻》大征订活动,订报有礼。http://www.nbd.com.cn/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经记者郭荣村发自广州 有人讥讽太狗血,有人赞美是创举,不论如何,在2012年年尾的时候,雷士照明(02222,HK)和德豪润达(002005,SZ)还是走到了一起。这对“伉俪”一个因内部争斗而饱经风雨,一个因市场需求不足而深陷过剩之困,双方的联合给外界无限遐想。 昨日(1月6日),中投顾问光电行业研究员田博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德豪润达并购雷士照明上演了一番“蛇吞象”好戏,但遭到资本市场唾弃,其主要原因在于,一向不按常规“出牌”的雷士照明操盘手吴长江的股份卖出与买入的过程让人生疑,经营手段让人难以理解,使避险情绪回潮。 机构不买账 2012年12月31日,雷士照明创始人吴长江在微博中说,LED的发展及普及超出所有人的预料,让传统照明企业面临巨大挑战,不转型必将淘汰,雷士的优势在于品牌和渠道,与德豪的合作是强强联合,在LED整个产业链上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对雷士和德豪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吴长江的看法得到不少业界人士的认同,“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成为关键词。 “可以说,品牌与渠道就是雷士照明的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华泰证券判断,德豪润达与雷士照明联姻的意图,是为LED芯片产能的集中释放做好销售渠道的准备,利用雷士照明的渠道优势将是德豪润达入主的主要动机。 吴长江在微博中表示:“我希望用时间和事实来证明我所做所努力和牺牲是正确的,是值得的!请大家关注2013、2014年中国照明行业的巨变吧。”不过,无论是吴长江的呐喊,还是行业分析人士的助威,资本市场对这场充满想象空间的联姻,并未表现出多少热情。 2013年1月4日,看着德豪润达股票的走势,广州投资者王先生还悔恨不已。2012年12月27日,德豪润达发布收购吴长江所持雷士照明部分股份公告当日,王先生认为,德豪润达又一个春天已经来临,随举旗杀入,便被套。 德豪润达股价在2012年12月27日以8.50元的价格高开后,一路下跌。1月4日,该股的收盘价格为7.08元,下跌近4%,换手率高达9.18%。资料显示,当天卖出前两名均为机构席位,成交额分别为80220528.33元和23771581.46元。 整合难题 中国之光网副总经理丁建华一直关注德豪润达同雷士照明的合作事宜,并且最早在其微博中透露了双方合作的消息。 丁建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各界的推动下,LED产业大热,但市场并没有同步升温,已经有好几家过亿的企业倒闭,行业的共识是做垂直整合。德豪润达往产业下游走,雷士照明往产业上游走,是大家想象中的最理想的产业整合模式。 丁建华分析称,德豪润达收购雷士照明的一个重要原因应该是看中后者渠道优势,通过其专卖店销售德豪润达的产品。但德豪润达和雷士照明都在生产终端照明产品,德豪润达就面临打自己的品牌还是雷士品牌的问题。如果打自己品牌,在终端就会和雷士照明的产品形成同质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会触及雷士照明其他股东的权益,肯定会招致反弹。如果不打自己的品牌,公司面临失去终端的危险,这显然不符合德豪润达打造全产业链的战略意图。 其实,这样的事情在雷士照明已经发生过。当时吴长江引入施耐德作为雷士照明的策略股东,允许施耐德的产品在雷士照明的专卖店销售,但最终双方闹得不可开交。值得注意的是,施耐德还是基本以互补的产品进入到雷士照明的渠道,如果是同质产品,需要协调的东西可能更多。 “雷士照明要不要使用德豪润达的上游芯片等产品也是一道难题。”丁建华说,以德豪润达在半导体照明领域的技术能力和产品现状,并未在业内树立良好的口碑,目前看不到德豪对提升雷士产品的优势。 雷士官方态度模糊 雷士照明官方模糊的态度,也让这场合作充满了不确定性。 记者注意到,在德豪润达停牌期间,雷士照明并未停牌。这从侧面说明,两者联姻更大程度上是吴长江同德豪润达的合作,而不是雷士照明。 丁建华称,吴长江目前不是董事长,也未进入董事会,吴长江只是雷士照明的最大单一股东,并不能代表雷士照明。 事实上,在德豪润达发布公告后,雷士照明官方层面一直未就此事表态。雷士照明现任董事长阎焱也拒绝了媒体的采访。 昨日(1月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阎焱,其并未接电话,短信亦未回复。这给外界的疑惑是,如果雷士照明董事会并不愿意同德豪润达合作,那么几方的矛盾还有可能激化。 不过,吴长江昨日在微博中称,“上午见了阎焱,我们相谈甚欢;对德豪的战略合作给予肯定;雷士与德豪在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双方的合作极大地、快速地推动了两家企业各自产业的转型升级,而且也推动了整个LED产业的良性快速发展。阎总表示全力支持我的工作,我也表示会尽全力尽快把雷士做成世界一流的公司,回报所有股东。” 通过一系列事件,外界已经能够大致看清各方股东的性格。吴长江一手创立雷士照明,两次发动供应商、渠道商对董事会进行“逼宫”,可见其并不是一个服输的人;赛富阎焱在雷士照明争斗中同样以“硬汉”示人;德豪润达董事长王冬雷融资数十亿打造LED帝国,心中也自有谋略。几个“重量级”人物若能形成合力,雷士照明和德豪润达发展还值得期待,但若磨合不好,成“龙虎之争”,对两公司肯定会形成伤害。 高工LED产业研究院院长张小飞也有同样的担忧。他说,新股东德豪润达如何与雷士旧股东协调好关系,两个平台的利益如何协调等方面仍存在挑战。 其实,不仅仅是雷士官方态度不明,吴长江本身的意图也并不明确。目前外界有三种猜测:产业合作、吴长江套现、吴长江借德豪润达夺回控制权。 “吴长江虽然调子喊得非常高,但大家还是看不懂其真正意图。这几种猜测都有可能,所以资本市场很纠结。”丁建华说。 “订悦2013”——《每日经济新闻》大征订活动,订报有礼。http://www.nbd.com.cn/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