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IPO

每经网首页 > IPO > 正文

高估值走下神坛 仍架不住减持潮

证券时报 2012-11-26 08:57:25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杜志鑫

 

目前创业板估值已经回归到30倍左右,但随着创业板大股东解禁期来临,很多股票仍然可能架不住减持潮。

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认为,创业板的估值回归过程并未结束,未来A股市场创业板将向纳斯达克、香港等成熟市场靠拢。

证券时报记者 杜志鑫

相比2010年,目前创业板估值已经从50、60倍回归到30倍左右,但随着创业板大股东解禁期来临,很多股票仍然可能架不住减持潮,目前的减持压力除了来自私募股权投资(PE)和高管,还要面对大股东的大额减持。

从PE减持来看,由于PE的锁定期仅有一年,PE减持威力早已显现出来。以第一批上市的28家公司为例,乐普医疗(300003)、莱美药业(300006)、吉峰农机(300022)、机器人(300024)等20家公司遭遇了PE减持。

以乐普医疗为例,从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美国知名私募美国华平集团9号基金100%持有的BROOK INVESTMENT LTD,持续抛售乐普医疗,总计抛售了6560万股,其持股比例从发行上市初期的20%下降至目前的9.9%。从2010年10月8日至2012年11月19日,莱美药业也遭到重庆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的大幅减持,重庆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共计减持莱美药业1050.65万股。此外,上海佳豪(300008)、新宁物流(300013)、网宿科技(300017)、中元华电(300018)等公司均遭遇了中国-比利时直接股权投资基金、深圳市达晨财信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创新资本投资有限公司等知名PE的减持。

据了解,PE减持的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PE入股成本很低,在高市盈率发行的背景下,PE账面盈利可能会超过十几倍,巨额浮盈再加上未来公司成长不如预期,PE的减持就会加速;另一方面,与上市公司高管不同,PE管理的资金很多是客户投资的资金,PE追求资金周转,投了项目需要撤出然后投下一个项目。

高管辞职套现也是一块巨石,在新规则的要求下,在职高管套现不如辞职方便、迅速,由此催生了高管的辞职潮。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300余家创业板公司中,有99家公司发布了117条管理层辞职公告,辞职人员达126位,其中117位是公司高管。

就个案而言,2010年4月22日,广陆数测(002175)创始人、副董事长兼总经理黄迪辞职,他在离任近8个月后,于2010年12月2日至8日期间,抛售广陆数测392.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6%,套现5808万元。2010年4月7日,赛为智能(300044)上市仅3个月,发起人股东之一、身兼董事、副总经理和董秘周嵘辞职,离职9个月后,周嵘开始抛售所持股份,2011年1月28日和2月15日,周嵘通过大宗交易共减持200万股,累计套现4420万元。

除了减持压力,在经历了过去3年创业板公司挤泡沫的痛苦过程后,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认为,创业板的估值回归过程并未结束,未来A股市场创业板将向纳斯达克、香港等成熟市场靠拢。

以纳斯达克为例,虽然纳斯达克成就了微软、苹果等巨无霸企业,但背后更多的是很多公司成为流星,转瞬即逝。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在两年内跌破发行价近70%,第三年破产清盘或退市的公司逾55%。

统计数据显示,在1996年至1999年期间,5000余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中有1179家退市,平均每年退市393家;上市公司总数减少了727家,新上市公司数只占同期退市公司数的38.34%。2000年一季度,纳斯达克退市公司数达到173家,只比新上市公司少3家。在1971年首批登陆纳斯达克市场的公司中,现在只剩下英特尔还是颇具影响力的公司,市值长期保持在1000多亿美元。当年和英特尔同期上市的公司几乎都退市了。

从成交量上来说,现在香港市场有很多仙股,有时其成交量更是为零。一些具有国际投资经历的基金经理认为,A股也将有这一天。

责编 何剑岭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