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行业聚焦

每经网首页 > 行业聚焦 > 正文

惊天巨阳沪指冲上2100点 剑指何方

2012-09-08 01:07:11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朱秀伟 韩海龙    

每经记者 朱秀伟 韩海龙

昨日(9月7日),沪指涨幅一度超过4%,深成指盘中更一度大涨6%,沪深两市的成交额均逾千亿,人气爆棚。

以建材、券商、工程机械为首的周期性板块成为多头主攻目标,两市共有超过70只个股涨停,而下跌个股仅有35只。沪指以一根惊天巨阳冲上2100点后,又将剑指何方?

/私募论市/

关注下周宏观数据出炉

昨日,水泥、工程机械板块纷纷上涨,而指数大阳也少不了“煤飞色舞”,行情一旦转暖,券商股也成超级人气明星,东吴证券(601555,收盘价8.00元)等纷纷以涨停报收。截至收盘,沪指收于2127.76点,涨幅3.7%,创下继今年1月17日4.18%之后的第二大涨幅;深成指昨日更暴涨5.08%,创出3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一扫两市阴霾。

分析人士认为,本周前四个交易日,市场生态已悄然发生变化。此前沪指步步跌向2000点大关的同时,个股活跃度却并不低,仅从打涨停板的个股数量看,平均每天都有20只~30只,热点概念层出不穷,且持续性较好。

有观点认为,由于A股成交额猛然放大,可能导致消耗过度,短期或造成“失血”,不利行情发展。此外,本轮行情打头阵的是水泥、工程机械板块,皆面临着产能过剩等问题,行业基本面并未转好,因此涨势能否持续仍然存疑。针对上述疑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多位私募和市场人士进行了采访。

“发改委和证监会的动作的确是构成大盘暴涨的诱因,但背后所体现出的高层维稳态度才是根本原因”,杭州游资章先生对记者如此表示。

海润达资本总裁仇天镝则对记者分析道,从基本面看,今年管理层一直容忍经济低迷,就是为了强化经济转型,但要救经济,手上自然有不少的政策牌。比如发改委这两天就连续批复了60个项目,这明显是在释放稳增长信号,对经济、对股市无疑是巨大利好;从技术面看,大盘经过四个月的下跌之后,技术上也存在着强烈的反弹要求。

挺浩投资总经理康浩平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他认为暴涨根本原因就在于前期毫无理性地下跌过度,至于发改委批准了很多大项目仅为一个诱因,部分先知先觉的投资者早已开始行动。看看此前两周,沪指不断创出新低,但众多个股涨停,就足证游资嗅觉非常敏锐。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上述私募和市场人士对反弹幅度分歧较大,章先生认为,昨日反弹超出很多人预期,他原以为反弹会发生在临近本月底时,“没想到有人提前抢跑了”。而仇天镝、康浩平则认为反弹在预期之中,康浩平还表示:“虽然我不敢100%保证熊市已经结束,但反转概率非常非常大了”。

反转OR反弹?私募观点分歧

本周五沪指巨阳,从技术上应该如何解读?这一大涨的性质又该如何判断?

广州私募人士黎仕禹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技术分析上看,昨日沪指这根大阳线,是向上跳空外加一阳穿N线(均线),这很有可能就是确立市场反转的一根大阳线”。

康浩平也认为,几乎可以肯定的判断,9月5日沪指探低至2029点,这一点位与998点、1664点属同一性质,虽然国内不少重量级分析师均认为跌穿2000点是大概率事件,但他的判断是:在2000点买股的收益大于风险。

但记者也注意到,有私募认为,是否反转尚待观察。

仇天镝认为,目前宜以反弹看待,周五的阳线的确突破了很多压力线,两市的成交量也放大了,明显扭转了短期趋势,但经济没有见底,仍难断言2029点就是底。

下周整体或延续上涨

周五两市成交额均超1000亿元,有人认为这对资金消耗过大。仇天镝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他并不同意这一观点,他认为大涨之后出现获利回吐很正常,“但下周整体还是会延续上涨行情。”

持类似观点的还有康浩平,他表示:“资金消耗过大?这是莫名其妙的观点。我们的市场流动性泛滥,到处都是钱,但缺乏投资渠道,核心问题是信心不足与赚钱效应缺失。

章先生则认为,成交额突然放大,的确可能消耗资金,“因为从整个宏观面来看,流动性还是有限的,场外可能并没有太多资金,所以场外资金入场或是假命题”。

对于暴涨助推资金的来源,仇天镝认为 “主要是机构前期空仓的资金,比如我们前期就只有五成仓位,昨日就加了近两成。另外,场外资金大规模入市,需要经济见底后才有可能”。

黎仕禹则对记者表示,昨日沪市单边成交额是1111亿元,跟之前低迷清淡的市场相比,已是急剧放大,但这个成交额还不能完全推动市场牛市到来。按照A股市场历史经验以及日渐扩容的现实而言,未来市场要驱动牛市行情的到来,起码要沪市单边每日成交额放大至1500亿元以上才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昨日的巨量也只是相对于之前市场的每日400多亿的低成交而言。

他同时表示,昨日成交量放大,也可以看出市场有资金涌进来试图抄底,转折很可能就此出现,因此昨日的大涨仍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但关键还要看下周市场面对8月份宏观数据出炉之后有何反应。因此,不能在本周就立马确认市场已现反转,还需观察一周时间,到9月中旬如果走势仍然不错,就基本可以确认了。

私募看好科技股

昨日,水泥、机械等板块成为了暴涨中资金重点攻击对象,但上述板块产能过剩问题依然未得到根本解决。那么,周期股是否只是超跌反弹?有无趋势性机会?而其他板块在接下来的行情中又会扮演怎样的角色?

章先生对记者表示,基建板块成行情主线是因为政策面因素,发改委近期再次推出万亿项目,引发了市场对当年“四万亿”基建行情的联想。虽然产能过剩是现实,但这早已众所周知,因此不影响反弹出现。

他表示,其对强周期股主要有以下三点看法:第一,如果接下来有行情,那么强周期股由于其弹性优势,一定会是行情主线;第二,强周期股的行情仍是反弹,且很可能比上次“四万亿”行情要小;第三,必须密切关注政策面最新动态,这对参与本轮反弹行情的投资者至关重要。

仇天镝则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短期内金融股、周期股的反弹明显会压抑科技股行情。“但科技股毕竟是经济转型主力军,行业空间巨大,而周期股仍然面临着产能过剩压力,在反弹后依然会回到下跌态势之中,因此他长期仍看好科技股,比如3D打印、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等概念股。

康浩平对记者表示,水泥等板块的上涨几乎与其2008年底率先上涨时逻辑一样,即受益刺激政策出台,但现在管理层可能是 “只做不说”。他同时也认为科技股同样存在机会,“科技股,页岩气等率先启动都是有大背景支持,我认为这些股票还有机会,而行情发动之初最优选择一定是被错杀的超跌股,跌得越深,机会越大。另外低估值的金融股、超跌的周期品以及调整到位的医药、消费、电力个股都有机会”。

/历史回顾/

沪指放量长阳 或复制三大触底反转走势

“水泥高开疯涨”、“机械工程也是,还有券商都涨了”、“煤炭有色也动了”……9月7日,沉闷的沪指成交额放大至1111亿,收出一根大阳线。

就在2010年10月,A股市场上同样演绎出一场大象起舞的好戏,沪指在25个交易日里,从9月底收盘时的2655.66点一鼓作气上冲至3186.72点高点。

“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俗语,而当每一位投资者投入股市之时,总有一个人告诉他,资本市场很容易重复昨天的故事,当你看不清的时候,就回头看看,再往前走。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观察,A股2005年6月以来的三次历史底部反弹,总是在见底之后几个交易日内伴随着一根或大或小的长阳出现。那么这次是否会复制之前探底反转的走势呢?

“大象起舞”带动2010年反弹

近几年入市的投资者,总会对2010年秋季的A股市场念念不忘,因为那是一个丰收的秋季,无愧于金秋之名,“煤飞色舞”、“大象起舞”成为那段历史最深刻的印记。

2010年7月2日,沪指在砸出2319.74点的又一阶段性新低后,出现了一波至2600点左右的反弹,一波不到15%的反弹幅度在为众多上市公司股价带来上冲动力的同时,也让经历了半年时间沪指从3300点下挫至2300点的众多投资者看到了赢利的曙光,心情也变得舒坦起来。

然而这种舒坦的心情并未延续太久,2010年8月初,沪指上冲趋势结束,接下来则是让投资者感觉漫无边际的横盘整理,直至“十一”黄金周之前,A股市场仍未有明确信号表明接下来将何去何从,“牛皮市”之名也由此而来。

10月8日是“十一”假期结束后的首个交易日,海外市场在黄金周期间呈现欣欣向荣之势,A股市场指数高开在意料之中,意料之外的则是沪深两市上冲之势一发而不可收拾,最终上证指数当日涨幅高达3.13%,成交量迅速放大至1700多亿元,深成指涨幅亦达到3.86%,成交金额放大至约1160亿元。

在随后的25个交易日里,上证指数从9月底收盘时的2655.66点一鼓作气上冲至3186.72点的高点,单日成交额长期维持在2000亿元左右,更有两个交易日突破3000亿元,沪深两市总成交额合计约为4000亿元。

这一切的根源则可以归结为四个字:“大象起舞”。煤炭、有色金属、工程机械、银行等权重板块在那个秋天绽放着炫丽的光芒,煤炭、有色成为资金扎堆的板块。国投新集(601918,收盘价12.15元)、广晟有色(600259,收盘价51.94元)、包钢稀土(600111,收盘价35.76元)都曾在那时创造辉煌。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本周五之前,以宝莫股份(002476,收盘价10.87元)为代表的页岩气资源概念股已在A股市场上翩翩起舞。周五(9月7日),在政策等因素刺激下,上证指数高开高走,单日涨幅达到了3.7%,成交量由前一交易日的427亿元,放大至1111亿元,权重股纷纷躁动不已。

三大历史底部催生放量长阳

近年来,沪指曾出现过三个重要底部:998.23点、1664.93点和2132.63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观察,有长阳线并不一定代表出现反转,但底部的形成总是在历史低点后催生出一根放量长阳。

2005年6月6日,沪指砸出了经典的998.23点历史低点,当天成交额仅为53.7亿元。两天之后,沪指大涨8.21%,成交额放大四倍至约200亿元,一波A股历史上最大级别的上涨行情由此诞生,两年后,沪指上涨至空前的6124.04点新高。

2008年10月28日,上证指数跳空低开,画出了自6124.04点一路下挫后1664.93点这一阶段新低,当天沪指收涨2.81%,成交金额为413亿元,随后数日,沪指在1664.93点之上盘整。11月10日,在创出新低后的第9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上演跳空高开、单日涨幅高达7.27%的好戏,全天成交额也放大至约600亿元,而随后A股市场上演的则是自2007年指数大幅跳水后的一波从1664.93点反弹至3478.01点的戏码。

2012年1月6日,A股市场依然处于迷茫之中,在经历了超过1年多的漫漫熊路之后,上证指数迎来了2132.63点的又一黄金底,单日成交金额为394亿元。接下来的两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单日涨幅均在2.5%之上,成交量逐日放大至910亿元。六个交易日后,上证指数再现大阳线,单日涨幅高达4.18%,随后A股市场再现一波小级别行情。

由此可见,每一次历史底部的形成都会有一根出乎意料的长阳线在创新低后10个交易日甚至是3个交易日内出现,并伴随有明显的成交量放大。

2012年9月5日,上证指数下探至2029.05点,当日收出一颗十字星,间隔一个交易日后,9月7日,沪指跳空高开,以3.7%的单日涨幅位居2012年涨幅第二,成交额从9月6日的427.3亿元猛然放大至1111.4亿元。

这是否许预示着今秋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