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07 00:59:32
每经编辑|每经记者 印峥嵘 发自上海
每经记者 印峥嵘 发自上海
美国第三大银行花旗集团在中国设立的合资券商——东方花旗证券有限公司昨天(8月6日)开业,总部位于上海,注册资本为8亿元人民币。
花旗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合资券商66.7%股权,而花旗环球金融亚洲有限公司持有33.3%股权。新合资公司将在中国国内市场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包括证券承销及债券承销等业务。
东方证券的董事长潘鑫军将担任合资券商的董事长,东方证券总裁助理马骥将担任首席执行官。董事会设六名董事,花旗占两个席位,分别是花旗亚太区联席主席章晟曼,以及花旗亚太区企业与投资银行业务主管FarhanFaruqui。
2010年四季度以来,监管部门加快合资券商的批准步伐。摩根大通、苏格兰皇家银行、摩根士丹利抓住机遇在中国建立合资券商版图,一创摩根、华英证券、大摩华鑫证券公司相继成立。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中国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筹资3万亿元人民币。
作为今年全球第三大股票发行承销商,花旗在中国成立合资券商的决策稍显滞后。2006年以来,国外知名金融机构如高盛、瑞银、瑞信等已在中国建立了合资券商平台。迄今,高盛高华、瑞银证券、瑞信方正和中德证券均获利颇丰。
但从历史经验看,合资券商在中国的发展也命途多舛。2009年,两家亏损的券商财富里昂和海际大和均系合资券商。2011年,10家合资券商共实现营业收入54.7亿元,净亏损约460万元,5家亏损的券商有3家是新开业,另两家海际大和和财富里昂则是连续两年亏损。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合作双方争夺控制权的拉锯战和经营范围受限,是制约合资券商发展的两大瓶颈,导致其与“日进斗金”的一线券商差距越拉越大。因此,近年来外资更倾向于找中小型券商合作,以便用较少的股份换取较大的控制权和话语权。
而国内券商则更看重从合作中提升业务水平、管理能力和知名度。潘鑫军就表示,与花旗合作的战略部署,是为了“加快公司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证券公司、增强投资银行业务专业水准,以及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不过,东方花旗证券或许面临生不逢时的尴尬。从当前国际大环境及国内经济运行情况来看,今年因欧债危机搅动市场,加上全球经济增长停滞,投行业面临交易和投资银行收入下降的问题。
而与另外三家合资券商相比,东方证券的实力强于第一创业、国联证券和华鑫证券。而花旗与东方证券在控制权和业务侧重点方面是否达成共识,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