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机构

每经网首页 > 机构 > 正文

本周净回笼860亿 降准临近?

2012-08-03 01:06:23

每经编辑|每经记者 高翔 发自上海    

每经记者 高翔 发自上海

昨日(8月2日)央行继续展开7天逆回购操作,规模扩大至500亿,中标利率继续持平于3.35%。本周二,央行也开展了80亿逆回购操作。

本周有1450亿逆回购和10亿元央票到期。综合来看,本周央行在公开市场净回笼资金860亿元。

7月以来,资金面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为何央行未如预期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而连续6周采用逆回购方式调节市场的资金面?

瑞银证券分析师陈李认为,首先,通过每周的逆回购,央行可以更加便捷地通过中标利率来传递价格信号,使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成为央行日后进行价格调整的主要中间工具。其次,倚重逆回购可以精细化调节市场的资金面,当资金面偏紧时,央行可以通过增加逆回购操作主动净投放资金;当资金面略微宽松时,央行可通过逆回购到期后不展期实现资金的净回笼。降低准备金率,一次性释放了长期资金,很难在短期内再度通过上调准备金率来回收。再次,央行对物价再度反弹也有忧虑。

从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来看,7天和14天利率有所上升,其余期限利率皆下跌。隔夜利率下跌8.17个基点,报2.5375%;7天利率上涨8.17个基点,报3.4992%;14天利率上涨2.92个基点,报3.3025%;1个月期利率微跌2.75个基点,报3.314%。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昨日收于3.48%。

中金公司分析师汪超认为,央行连续采取滚动式逆回购,利率也维持在3.35%的相对高位,市场对于短期资金面更为谨慎。未来,在存款准备金率不调的前提下,银行间利率短期将维持这样的偏紧状态。

银河证券在研报中认为,央行7月迟迟不降准可能是出于预留政策操作空间的目的。

但7月、8月属财政存款季节性增加时点,8月、9月、10月到期资金仅520亿、560亿、390亿元,货币政策仍有进一步放松的必要。鉴于短期逆回购仅能调节资金分布,无法注入新的流动性,难以缓解资金紧张情况,预计近期将有一次降准。

陈李指出,货币政策基本是“一月一调”的节奏——5月降准,6月降息,7月降息。而具体时点都发生在重要宏观经济数据发布时间的前后。因此,8月份经济数据发布之前,可能是一个降准的敏感时间窗口。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