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21 01:02:39
很明显,在悲观情绪的笼罩下,张忆东也不敢对后市过于乐观,他认为后市大盘确实存在创新低的可能。那么,如果市场创新低后,是否将有真实的机会出现,投资者该如何操作?
张忆东认为,首先,基于博弈性的操作,在存量资金消耗的熊市后期,反弹往往更多是基于股市资金供求关系的短期改善,或者,跌深反弹的脉冲式行情,操作性较差,如果有产业资本增持,特别是央企增持,则可操作性有效提升。因此,可以关注财政部和汇金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如银行股等。另外,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也可关注。
其次,在“十八大”召开之前,立足“稳中求进”的各项政策将加力,有助于形成“通胀在低位、经济底部企稳”格局。因此,也可进行基于基本面短期改善的操作。由于降息、降准仍有空间,地产、非银金融等板块受益;另外,中期业绩风险释放之后,可关注环保板块、火电板块以及电子制造类等。
最后,依然是“强中选强的结构性机会”。张忆东指出,从中长期看,多空趋势的扭转往往是个较缓慢的过程,是持久战,应继续深耕成长性行业,可趁着市场泥沙俱下时,逢低布局环保、医药、文化传媒、互联网相关、军工、新材料、现代农业、旅游、装饰等,耐心淘金。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