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网 2012-07-18 10:59:50
频繁遭遇贸易救济只是我国外贸面临的三座大山之一,外需严重不足和成本过快上升也同样都有可能成为压垮外贸的最后一根稻草。
每经网北京7月18日电(每经记者 胡健) “上半年我们共遭遇了18个国家、地区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反倾销、反补贴、特保等这一类的贸易救济调查40起,同比增长了38%,涉案金额3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76%。”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17日介绍说。
频繁遭遇贸易救济只是我国外贸面临的三座大山之一,外需严重不足和成本过快上升也同样都有可能成为压垮外贸的最后一根稻草。
今年上半年全国外贸实现了8%的增长,这个数字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都比去年同期有比较大的回落。但沈丹阳说,8%的增长已经超过预期,来之不易。从去年9月份开始,我国出口就出现了增速的下滑,有人说是“滑坡”。到今年1月底,就滑到了谷底,之后从2月份开始慢慢往上爬,爬升到现在的水平,很不容易。
外贸三座大山压身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全年外贸增长目标仅为10%,这一数字远远低于前两年我国进出口实际增速。
社科院世经所助理研究员高凌云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其理由主要是,未来五年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将面临世界经济增速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外部挑战,而国内又面临经营成本进入全面上升期、外贸结构调整难度加大等一系列问题。
但上述问题来的如此之快令人仍有些措手不及。沈丹阳在发布会上就说道,去年企业普遍反映,我们出口成本上升过快。上升不是问题,问题是上升得太快了。有外资企业反映说,一年工资成本就上涨了百分之二十几,连续两年的上升。
惠达贸易公司是浙江一家针织品出口公司,主要产品是袜子,老板许达林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棉价现在是过山车的行情,涨跌连判断的时间都没有,而在用工上,普工每个月1800元还要包吃包住,技工低于3000元根本无人问津。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迟迟不见明显回暖,美国增长乏力,欧盟持续萎缩,日本继续低迷,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同样不乐观。”沈丹阳还说道,全球对中国产品的进口需求是减少的。
位于北京的顺高家具厂经理吴双龙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企业已经逐步取消外贸业务,目前仅留下一些非洲国家的贸易伙伴了。
他详细解释说,出口到欧美国家,成本太高,比如同样的一个家具,如果在国内做,随便装箱发货就可以,但是出口,抛出手续繁复不说,就连箱子都要按照客户的要求来,无形成本增加许多。“当需求量不大时,还要用薪水养着外贸团队,实在没有必要。”
国家在政策层面已经开始对冲成本和外需所带来的压力,在扩大进口,加快出口退税以及企业通关等方面施行了一系列的便利化措施,“根据目前的形势,尽管仍然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尽管形势仍然还是艰巨的,前面的三座大山也还在,但是我们仍然很有信心经过努力,能够完成10%左右的增长目标。”
连遭贸易救济炮轰
根据沈丹阳的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国出口实现了9.2%的增长。尽管这样的增长比起前两年仍属低位运行,但在全球十大贸易体里面,我们的出口增长应该是最快的。
但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制造再次成为众矢之的,屡屡遭受他国贸易救济。
仅仅从6月26日至昨天(7月17日),我国就遭到了来自国外的11项贸易救急调查,而国别也不仅包括传统的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也频频对华发难。
在上半年的立案国别中,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大国对我立案数量占总案件数的70%。巴西仅在7月以来就对华在碱性耐火材料和尼龙线这两个产品发起了反倾销调查。
从涉案金额来看,欧洲、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对我发起调查的金额占总金额的60%。其中欧盟对中国发起2起反倾销调查和2起反补贴调查,美国总共对中国产品发起5起贸易救济调查。
沈丹阳还指出,1-5月份,中国出口信用保险福建分公司受理了报损案件143起,增长了30%,报损金额将近3300万美元,这也增长了一倍多。其中,欧洲市场报损53起,增长了212%。
他强调说,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都是维护和坚持自由贸易原则,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反对滥用贸易救济措施来限制正常贸易。
事实上,国外也的确有滥用贸易保护之嫌,就在7月16日,世贸组织刚刚向成员散发了美诉我电子支付世贸争端案专家组报告,专家组驳回了美方关于银联市场地位的指控。
而在企业层面,积极应诉也取代了以往的消极避让,一家轮胎企业正在遭受美国的337调查,该企业相关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涉案企业仅有我们一家,我们已经拿出几百万美元的预算,在美国聘请律师团队,将官司一打到底。
他说,以往我们可以通过让利或者寻找其他市场来避免应诉的麻烦,但是现在经济不景气,我们必须要保证市场份额和客户,即便是虎口夺食也要冲上去。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