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机构

每经网首页 > 机构 > 正文

连续三周逆回购作用有限 或迎降准窗口

2012-07-11 01:29:26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万敏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万敏 发自北京

7月10日,央行继续实施逆回购操作。继连续两周实施逆回购操作后,央行10日在公开市场实施了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而过去两周以来,央行共实施了4次逆回购操作,共计向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约3500多亿元。

资金面时点紧张难以缓解

央行公告称,央行10日以利率招标方式进行500亿元人民币的7天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3.3%,利率较上期继续回落。

“本周有约1600亿元逆回购到期。”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俊郁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逆回购到期以及7月财政存款上缴,仍然收紧流动性。央行此次逆回购起到平缓资金面的作用。

央行此前两周的逆回购操作暂时缓解了市场流动性紧张,周二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 (Shibor)延续前一日跌势,隔夜利率微跌1.6个基点,报2.3277%,跌至近1个月来低点;7天利率下跌3个基点,报3.3142%。

但公开市场操作带来的流动性调节仍作用有限。“毕竟逆回购两周就要到期,资金面时点的紧张仍难以缓解。”刘俊郁认为,至少8月之前会有一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巴克莱资本表示,考虑到少量国库券市场和回购协议市场的到期、财政投入的季节性增加--过去的五年里,平均每年7月会减少3140亿人民币的流动性,以及可能的资本外流,预计7月流动性仍会比较紧张。

降准仍有必要

刘俊郁认为,如央行降准,主要参考条件除流动性因素外,还有信贷增长结构问题有待调整,“短期贷款增长较多,中长端增长乏力,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可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刺激信贷投放。”

光大银行资金部宏观分析师盛宏清也认为,年内剩余时间,央行可能再次降低法定准备金率2次左右,以进一步压低长端利率促进投资。

日前公布的6月经济数据不容乐观,当月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2%,增速创29个月以来新低,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1%。

巴克莱资本表示,仍旧预测下半年会出现两次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一次可能在7月,一次可能在10月。“过去两周通过7天/14天逆回购协议频繁向市场注入流动资金,但是7月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似乎不可避免。”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