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质检总局旅游局拟建旅游业“黑名单”

2012-07-06 01:31:03

每经编辑 王雅洁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王雅洁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昨日(7月5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旅游局联合发文,决定从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全国范围内共同开展“贯彻《质量发展纲要》、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专项活动。两部门明确表示,将研究建立旅游业质量失信“黑名单”制度。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专项活动突出强调了3项重要的监管措施:对于违法失信的旅游企业,两部门将予以曝光,并研究建立旅游业质量失信“黑名单”制度;加强对旅行社、饭店、旅游景区服务质量,以及旅游设施设备和用品质量的检查,联合发布检查结果;为实现绿色消费,确保旅游商品质量安全,专项活动还将加大推进质量、环境管理体系、低碳、旅游商品认证在旅游企业的推广应用。

中国国际旅行社国内部刘经理告诉记者,如果建立旅游业“黑名单”的专项活动能执行到位,采取措施重点整治违规的小型旅游企业,对正规大型旅游企业的发展是有好处的,能促进整个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但国内知名旅游学者裴钰认为,目前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存在行业监管过度、市场监管不足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类似的专项整治活动已经非常多了。”裴钰告诉记者,“旅游业的发展存在监管过度的问题,也就是制度安排过度,总是审查、打击。市场发展有供给有需求,不能指望通过继续加强行业监管的办法推动旅游业发展,而应加强市场监管。”

市场监管不是对某一行业或者具体区域的管理,而是具有普遍性的监督管理,不仅关乎人身安全、假冒伪劣、违规操作等有形市场的管理,更应注重无形市场的管理,随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而进行调整。裴钰认为,重点不是建立旅游业“黑名单”,而是在意识到行业监管过度的前提下,做好旅游产业的改革。

要想改变行业监管过度的问题,地方政府首先应做好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建立起可行的市场法则。另外,相关媒体在舆论监督时,也应站在市场的角度去看旅游行业,不要单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或者地方政府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裴钰还认为,要尽快完善法制,通过法律的强制性力量来优化旅游业发展。针对消费者和旅行社出现的种种纠纷,通过司法途径来解决。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