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热公司

每经网首页 > 热公司 > 正文

海翔“傍大款”争做医药界“富士康” 辉瑞或是最大受益者

每经网 2012-07-05 10:14:52

现在看来,海翔能够通过辉瑞走向国际市场,双方都是受益方,但是可能最大的收益上是辉瑞。

每经网上海7月5日电(记者 王霞)  日前,浙江海翔药业(002099,SZ)与国际医药巨头辉瑞制药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成为继海正药业与辉瑞展开大规模合作后的另一家公司。

昨日,海翔药业发布公告称,海翔利用辉瑞提供的技术和工艺,进行加工生产,成为辉瑞的供货商,协议有效期20年。

安邦咨询医药行业助理研究员刘忠堂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海翔与辉瑞的这次合作可以说是达到了海翔想走向国际市场的目的,这会对海翔的国际形象有正面的影响,但与辉瑞签订20年的供货协议在政策法律、成本等方面都承担着很大的风险,在此次合作中,辉瑞制药很可能是最大的受益方。

海翔“傍”上“大款”辉瑞

公告显示,公司近日与辉瑞制药下属子公司辉瑞亚洲制造公司签订了关于“盐酸克林霉素系列有关产品”的合作协议,公司利用辉瑞提供的技术和工艺,进行加工生产,并向后者供货,协议有效期20年。但海翔药业不享有该技术和工艺的专利所有权,只拥有使用权,并按照产品数量向辉瑞公司支付一定使用费用。

海翔药业方面表示,随着与辉瑞合作的进一步深入,公司可大幅度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实现公司优势品种克林霉素系列产品的产业链延伸。同时稳固公司作为特色原料药国际供应商的地位,有利于新业务的拓展。

事实上,寻求国际合作也一直是海翔药业业务的一大特点,在此之前,公司就曾于诸多国际厂商展开合作。据了解,公司曾于2009年与印度药企RANBAXY达成合作,为印度首个创新药物SYNRIAM的研发和生产提供原料药或中间体支持。而本次海翔与辉瑞的合作,再次显示了其向跨国公司提供合同定制的能力。

医药界的“富士康”?

“从合同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公司按照产品数量向辉瑞公司支付一定费用,并且长期向辉瑞公司按照购销合同合同供货。可以说本次合作,海翔制药此次合作准确说来是以代工厂的性质介入的,依旧只是代工厂,只不过是可以自己出售一部分产品。海翔的目标也许就会成为医药界的富士康。”刘忠堂说。

然而,业内人士认为,海翔与辉瑞签订20年的合同,会让海翔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医药行业评论员杨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盐酸克林霉素是抗生素类产品,而我国抗生素市场比较混乱,国家也一直在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因此抗生素的使用量依旧是个问题,海翔药业投入生产之后,政策的管制很可能会使抗生素的供给产生很大的变化。如此看来,盈利能力就成为一个问题。

据悉,被业界称为史上最严“限抗令”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已经制定出来,将于8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国际上,WHO也曾经明确提出过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一旦政策实施,对其可能造成一定影响。

另外,刘忠堂表示,中国劳动力成本增长很快,人力资源结构趋势变化以及成本上涨会对公司的运营产生一定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海翔集团应该赶紧想其他出路,比如说研制新产品,而不是依赖于作为一个代工厂。

辉瑞制药或是最大受益方

公开数据显示,到2015年,中国医药市场将达到上万亿元的规模,成为世界第二大医药市场。如此大的市场也让跨国企业争相合作以占领市场先机。而此次本土企业“紧傍”国际“大款”,谁会是最大收益方?

“在这个合作的过程中,明显的是辉瑞并没有承担太大的风险。出售使用权,获得收入,利用海翔的生产线。相当于把自己的原研药生产外包,节约成本。而且不会产生过剩或者供不应求等情况。因此,辉瑞集团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此次合作的最大受益方。”刘忠堂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杨斌也表示,现在看来,海翔能够通过辉瑞走向国际市场,双方都是受益方,但是可能最大的收益上是辉瑞。因为此次合作的克林霉素不是辉瑞的主流产品,这样与海翔合作,可以将更大的精力主攻更有优势的产品。对于辉瑞来讲,可以省下很多的精力,同时也能发展这部分的业务。

记者发现,前不久,辉瑞药业已经与另一药企海正药业“联姻”。海正药业及全资子公司海正药业杭州公司与美国辉瑞公司全资子公司卢森堡公司三方将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在新的合资公司中,辉瑞卢森堡公司以现金方式出资1.225亿美元,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49%。

此前,北大纵横医药事业部总经理史立臣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辉瑞会持续在中国寻求更广泛的合作,最终要牢牢的占据这个近期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并且可能在未来成为第一大全球医药市场的中国医药市场。

责编 刘小英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