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CEPA“补充协议九”签订17项政策广东先行先试

2012-07-04 01:20:29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胡春晖 发自广州    

每经记者 胡春晖 发自广州

自2003年6月29日签署至今,《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以下简称CEPA)已实施了9年。今年6月29日,“CEPA补充协议九”在香港签署,又再推出17项开发措施在广东先行先试。截至目前,服务业对香港开放的广东先行先试政策累计已达64项。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香港和广东在内外贸方面的深化合作,有利于打造一个“双打冠军”。

林江表示,在珠三角的港企考虑到劳动力、房租等综合因素,很多把工厂向内地转移,但留在珠三角的企业较以往出现一些新的趋势:一是订单足、产品的竞争力比较强;二是生产对时效性要求比较强;三是把生产转移到内地后,仍把营销中心、订单管理等保留在沿海。

香港贸易促进会广州代表处首席代表唐舸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以“三来一补”为主业的港企正面临着产业转型的困境,原本集中在珠三角的工厂逐步向内陆转移,而在本地的企业开始发展现代服务业,如电子商务、物流、餐饮等。

“CEPA补充协议九”在CEPA及其8个补充协议基础上,对香港进一步扩大开放,共有43项服务贸易开放和便利贸易投资的措施,当中包括22个服务领域的37项开放措施;以及加强两地在金融和贸易投资便利化领域的合作,并进一步推动两地专业人员资格互认。

“CEPA补充协议九”中金融合作方面的内容备受瞩目,包括在香港建立人民币离岸贸易中心,支持符合香港上市条件的内地企业赴香港上市,降低香港金融机构申请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资格等。

“金融开放算是CEPA补充协议九的一个突破,CEPA围绕着金融方面的开放和合作,体现了中央一方面对人民币走向自由兑换的推动,同时也让香港金融业的竞争力得到提升。”林江表示,服务业是香港的强项,CEPA九关于服务业开放的措施将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一些港企对以前CEPA的作用进行评价时曾表示“大门开了,小门没开”,但“CEPA补充协议九”对很多项目进行了细化,使得两地的合作能以较高效率地执行。协议签署后,CEPA服务贸易开放的领域达48个,开放措施达338项。而截至目前,服务业对香港开放在广东先行先试政策累计达64项。

“广东和香港合作,可以优势互补,成为‘双打冠军’”。林江表示。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