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基金

每经网首页 > 基金 > 正文

“春天里”的公募基金

2012-06-30 01:36:40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李娜 李新江    

每经记者 李娜 李新江

编者按

虽然只有一把破木吉他,可觉得一切“没那么糟”;多年以后,岁月却带来“更深迷惘”。

一首“春天里”唱出了许多人的心声,似乎也是公募基金当下的心态写照。在1998年基金业刚刚起步时,业内汇聚一批精英,这些人来来去去,经历了百亿规模的蹒跚起步,经历了基金黑幕危机,经历了多年熊市,也经历了狂热盛宴。公募基金从几百亿暴增至数万亿,诞生了如华夏、嘉实、易方达等具有实力的大型公司。

但是,伴随着行业从弱小到慢慢立足,再到飞速发展后的沉寂——岁月,似乎确实给现在的公募基金带来了更深的迷惘。

不过,我们也看到,郭树清新政似乎打破了这多时的沉寂,新基金法的修改也将重定行业游戏规则——如同14年前激动人心的起步一样,现在的公募基金业,也许正处在真正的春天里。

新政连出公募“消化不良”新基金法修改或力度更大

每经记者 李娜

对于很多基金人士而言,每天、特别是在每个周末,打开证监会的网站查看是否有新政策推出,已经成了习惯。

“上半年就感受到了证监会在不断推出新规,下半年关注的重点就是《基金法》的修改。”一位基金业的老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事实上,管理层周末密集颁布的“新政”也让不少基金公司从业人员大呼一时间跟不上节奏,难以适应。

近期,资本市场“新政”层出不穷,基金行业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迫切需要改革。最近半个月,证监会研究设立发起式基金、对基金专户业务进行松绑、允许基金公司设立子公司,将业务外包等一系列政策,着实令基金公司眼花缭乱。而据业内人士透漏,新基金法的修改力度可能更大。

毫无疑问,2008年大熊市令公募基金走下神坛,随后数年牛短熊长,基金缺乏赚钱效应,黑天鹅、老鼠仓事件也慢慢削弱了公募基金在投资者心目中的地位。在基金业资产规模停滞不前、逐渐失去投资者信任的当下,这些政策能否再次焕发出基金行业久违的春天?

郭树清新政密集出台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上任后,针对资本市场的多个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从近期开始,公募基金行业的新政策也逐渐推出。

自4月20日证监会就 《关于基金从业人员投资证券投资基金有关事项的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以来,针对基金行业的新办法、新动向等已超过10条,涉及基金公司成立、上市、股权变动以及销售、投研等多个方面,其速度之迅速,密度之罕见,同样也是史无前例的。

在这些新政中,行业主要关注基金募集申请从核准制向发起制转变,对已成立三年的专户业务进行全面松绑,拓展非公募业务投资范围,取消投资比例限制,降低成立门槛,取消对持股5%以下基金公司股东的审核,为基金公司上市预留法律空间,基金公司从业人员持有基金期限及申报制度等。

上述一系列新政的确让基金公司有些应接不暇。

“一到周末就五、六条新规定,有些‘消化不良’了。即使公司开会研究,也有些应付不过来了。”华南某基金公司副总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沪上某基金公司人士则对记者表示:“有些政策还只是方向,并没有实际的操作细节。目前业内更多局限于讨论阶段,尚未有太多的实质性动作。”

基金法修改是重头戏

“这些新政都还不算什么,基金法的修改才是重头戏,那个力度才大呢!当然,由于修改力度比较大,一次性就能通过的可能性并不大。”一位合资基金公司的稽核人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

现行的《证券投资基金法》是在2004年开始实施。2008年两会代表提交基金法修订议案。2009年7月,全国人大财经委组建基金法修改小组,起草组开始调研工作。2011年2月,基金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出台。

记者了解到,该草案将基金募集申请由“核准制”改为“注册制”,并将基金管理人的股东及其实际控制人纳入监管范围,将非公募性质的基金形式纳入监管范围;修改基金投资范围的规定,为基金投资于货币市场、股指期货等提供了依据。同时,还增加基金组织形式,规定公募基金可以采用契约型、理事会型的组织形式,非公募基金还可以采用无限责任型的组织形式。

由此可以窥见,新版的基金法,对基金行业未来产生的影响也将是深远的。

·新政速递

对A股市场不断推出组合拳新政的证监会,又在最近针对基金行业大出手,新政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证监会对基金行业新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发起式新基金

此前不久,证监会向基金管理公司及托管银行下发通知,将增设发起式基金审核通道,简化程序、优先审核;除行业ETF外,基金公司通过发起式基金审核通道申请募集的基金。

相关细则:增加基金公司用股东资金、固有资金、管理人员、基金经理等认购基金金额超一千万且持有超三年,募集份额总额不少于五千万份,持有人不少于两百人等基金发行形式内容。

2、全面松绑专户业务

针对面世近三年仍未见起色的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层宣布拟修改《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及其配套规则。

相关细则:允许开展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投资非上市公司股权、债权、收益权等资产;取消资产管理计划投资单只股票不得超过计划资产净值20%以及投资单只证券不得超过10%的限制;取消费率管制,优化申购赎回费率安排,保留强制托管制度但对托管机构不再做具体要求;允许资产管理计划份额通过大宗交易平台转让;不再限制单笔委托金额在300万元以上的投资者人数,基金专户突破200人限制。

3、预备基金公司上市

相关细则:取消内资基金公司主要股东持股比例不超过49%的规定;明确要求基金公司的总经理必须为公司董事;取消对持股5%以下股东的审核,为基金公司上市预留法律空间。

4、鼓励基金人士持基

鼓励基金管理公司针对高级管理人员、基金投资和研究部门负责人、基金经理等购买本公司管理的,或者本人管理的基金份额事宜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

相关细则:基金从业人员持有基金份额的期限不得少于6个月,高级管理人员、基金投资和研究部门负责人持有该公司管理的基金份额及基金经理持有本人管理的基金份额的期限不得少于1年,投资货币市场基金以及其他现金管理工具基金不受上述期限限制。在定期报告中应作相应披露。

5、设立子公司、业务外包

相关细则:拟允许基金公司设立专业子公司开展部分业务,允许基金公司将部分业务进行外包。

利好常有难挡公募落寞 基金患上“依赖症”?

每经记者 李新江

就在近日,证监会通过推动《证券投资基金法》、《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等修订,给公募基金行业注入多重利好,除了在传统公募业务上大大松绑,还为专户业务进入PE行业留足空间。

在获得更多空间的同时,不少业内人士已经提前开始期待一个全新发展阶段的到来。不过,立足当下,更值得追问的则是,这一系列措施能否带动公募行业脱困,公募基金能否如期成为全产业链的金融楷模,公募基金是否有能力进入一个又一个新领域与竞争对手展开竞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近年来管理层针对基金业的改革后发现,公募似乎患上“依赖症”,在政策红利的推动下,发展依然停滞不前。

公募基金利好常有

回顾公募基金的发展史,政策红利可谓如影随形,从获得社保基金管理资格、企业年金管理资格、QDII管理资格,到拿到专户管理牌照,几乎每两年时间公募就会享受一次政策的饕餮大宴。

2002年底,社保基金理事会圈定嘉实、南方、华夏、博时、长盛、鹏华6家基金公司为第一批境内委托投资管理人,随后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分享到这一红利。目前社保基金委托基金公司管理的资金达到4000亿元,占到基金公司管理资产总量的13%。

实际上这也成为基金行业旱涝保收的一块大蛋糕,每年为基金公司贡献数十亿元的管理费收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这使得社保基金理事会选择委托管理人资格,成为公募基金行业的大事,而在今年年初养老金传言入市之初,就有基金公司向社保理事会提交资金管理方案,可见基金公司对于社保基金管理的重视程度。

随后在2005年,公募基金企业年金管理放行。在这之前的多年熊市走势让公募基金难以突破,监管层再度给公募行业资金来源打开一个窗口。目前公募基金公司管理的企业年金大约有1000亿元,占到基金公司管理规模的3.5%。记者了解到,目前企业年金超过1万亿,真正让公募基金受益的只有一成左右。

2007年9月的大牛市之中,基金公司雄心壮志的海外之旅开始。南方全球精选配置基金正式获准发行,成为公募行业首只QDII产品。从此公募基金成为投资者最容易借道投资海外的投资标的。但是,包括南方全球精选配置在内,首批出海的QDII基金全部折戟海外,惨淡的净值表现至今令人心有余悸。

2008年1月,面对私募基金咄咄逼人之势,监管层再度出手相助,公募专户“一对一”开闸,随后公募基金又推出“一对多”业务,公募基金获得“私募牌照”。目前基金公司管理的专户业务规模也有1000多亿元,占到基金公司管理规模的3.5%。

但是,就在监管层百般呵护之下,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数据却令人瞠目结舌。从2007年以来,几乎所有的资产管理行业规模都在增长,只有公募基金的规模在缩水。单纯将原因归咎为行情因素显得难以成立。

北京某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行业外的人或许觉得公募基金还是挺舒服的,坐享政策红利,收取固定的管理费、旱涝保收,但是作为我们从业人员来说,真的觉得继续这样下去,危机重重。”

基金业发展迟迟不前

尽管公募基金行业人士多乐观认为,中国公募行业用8年时间走完了美国40年的历程,但是近五年来公募基金规模不断缩水,尤其是赚钱效应缺失导致市场认可度不断降低,公募基金的受信任度一直在下降。

从规模数据来看,2007年末,基金行业管理的资产规模是3.28万亿,现如今只剩下2.2万亿,缩水了三分之一。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同期银行理财产品、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保险和阳光私募等均获得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增长。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末,中国私人财富拥有量超过了65万亿元。拥有65万亿的中国老百姓这几年都是怎么理财的呢?

第一大类别是银行理财产品,2007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规模大概是1万亿,到2011年全年发行规模已经高达17万亿,存量规模约5万亿,公募基金明显退出了第一阵营。同期保险行业总资产也由2万亿元增长到6万亿元。

信托业的信托资产规模由2007年的0.95万亿,增长到2008年1.22万亿,到今年1季度末是5.3万亿,大有赶超保险,成为继银行理财产品之后的第二大理财行业之势。

与公募基金专户业务有相同目标群体的阳光私募这几年也是风生水起。2007年初的时候,阳光私募行业的规模只有10亿元,到2011年末规模已经达到1600亿元。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在2007年大牛市时是900亿的规模,截至目前也已经有超过1500亿的规模。

北京某基金研究人士认为,公募基金突破2万亿规模的速度太快,需要时间消化这种“不正常”的增长。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2007年,在2002年-2006年,公募基金行业规模由513亿份增加到5410亿份,而在2007年一轮大牛市之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很快达到2.2万亿份,资产管理规模超过3万亿元。

在政策红利接连推出的背景下,公募基金行业另一组数据也是不折不扣的凉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显示,目前市场上在职的727名基金经理中,平均任职年限仅为2.46年,且从业不满一年的新手基金经理占比高达25.31%。这也说明,在监管层不断扶持公募基金行业的同时,大部分业内的老人已经告别这个行业,在基金经理信心尚难保障的背景下,又如何保证基民对基金行业的信心?

探寻公募突围之路修炼内功是王道

每经记者 李新江

在付出更多精力争夺各种经营牌照的同时,基金公司管理能力下滑,或许是基金行业近年来发展停滞的原因之一。如何带动行业发展?探寻公募基金突围之路变得至关重要。业内人士认为,修炼内功,才能在目前的改革大潮中脱颖而出。

修炼自身赚钱能力

北京某合资基金公司总经理日前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我们看到监管层对于资本市场采取了一系列锐意改革的举动,对于长期困扰市场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也已经开始着手解决。随着一系列创新制度和机制的出台,基金行业将面临一个更加开放的时代,我们有理由期待,不久的将来基金公司在组织形式、业务范围、投资领域、商业模式等方面的管制都会大大放宽。”

但是,在一连串的利好政策出炉过程中,此前发展滞后的基金公司则很难分享到其中的奶酪。包括新华基金、东方基金、益民基金和浦银安盛基金公司等中小基金公司,仍然未突破几年以前制定的百亿发展目标。

曾有一家基金公司主管曾抱怨,在养老金入市上未拿到参与资格。这也凸显出政策红利让部分基金公司受益的同时,也客观上拉大了行业内的贫富差距。

上述基金公司总经理认为,65万亿的居民财富实实在在的摆在那里,基金行业规模却在不断缩水,关键原因就是:基金这些年缺乏赚钱效应。基金投资是在整个社会的财富创造和分配链条中,基金管理公司通过运用自己的专业和智慧,让持有人更好地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过程。说到底,基金行业的根本就是要给客户挣钱,创造财富,这样才能够生存、发展。

模仿跟风难杜绝

除了业绩之外,创新是拉开互相差距的主要方式。在近年来竞争环境更为严酷的基金行业,基金公司自发进行的创新行为也日新月异,不仅仅是在产品设计和投资决策上,包括品牌搭建、营销策划和经营模式的探索也频频出现新的探索。

不过,北京某基金公司高管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曾经引以为傲的制度优势、人才优势正在逐步丧失,许多制度创新纷纷被其他行业所仿效,甚至超越,而其他行业所拥有的组织机制、投资领域、业务范围等方面的灵活性和优势,基金行业却不能效仿。

同时,其他行业创新形成的发展优势又吸引了大量公募基金人才外流,造成公募基金投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严重不足,优势地位进一步下滑,这种循环往复的此消彼长,削弱了基金的竞争优势。

银河基金研究中心胡立峰认为,一只基金、一家基金公司、一家银行的所谓创新性突破,很大程度上可能仅仅是同业之间的价值腾挪,如果上升到行业高度,就平均化了或者没有实质性价值创造。例如基金销售中的“赎老买新”,实质性价值创造不多,而且加重了投资者的费用负担。

业内人士认为,这更凸显基金公司着眼业绩的重要性。相对营销,投研实力更是一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业内,如华夏、兴业等受到尊敬的基金公司,均扮演了投研的领军角色。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