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更多

每经网首页 > 更多 > 正文

惠普宣布多年期重组计划拟裁员2.7万占比8%

2012-05-25 13:55:19

每经编辑|王迎春

每经记者谢晓萍发自北京

在市场竞争和公司内耗的影响下,惠普这家拥有73年历史、全球雇员超过30万人的IT巨头不得不通过大规模的裁员来面对转型之困。

5月24日,惠普对外宣布裁员计划,裁员人员约占该公司35万员工总数的8%左右,预计将在2014年10月完成,这也是该公司73年历史上最大规模裁员。

惠普公司表示,此次裁员将主要透过提前退休来完成,预计到2014年重组计划将为该公司每年节约30亿至35亿美元。该公司计划将把这笔资金用于加大在云服务、大型数据及安全业务等方面的投资。但因消减成本计划,公司将在2012年计入17亿美元的税前支出。

“截至目前,惠普公司没有宣布任何特定地区有关重组的详细计划。我们预计裁员将会涉及几乎各个业务及各地区。除此以外,目前我们没有更多可以分享的信息。”针对此次裁员对中国惠普将带来何种影响,中国惠普方面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

不过,中国惠普内部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中国市场对于惠普依然是最为重要的市场,预计此次裁员对中国区影响不大,据他透露,各个国家具体的裁员数据,未来会随着调整的进行逐步公布具体情况。

投资者似乎对惠普此次重组计划表现满意。在裁员消息宣布以后,惠普股价在盘后交易上涨2.42美元,至23.50美元,涨幅超过11%。

惠普重组

惠普在声明中称,重组之后,2014财年每年可以节省开支30-35亿美元,当中多大会投入到企业中。向人力、流程和技术投资,可以让惠普完成重组目标,节省成本。惠普将会利用节省的资金投资于三大战略焦点领域的创新:云计算,大数据,安全,以及其它一些有增长潜能的单元。

作为重组计划的一部分,惠普会裁员2.7万人,约占2011年10月31日全部员工的8%,裁员到2014财年底止。目前惠普已经提供提前退休项目,因此受到影响的总员工数会因为参与该项目的人数有所变化。裁员根据不同的国家有所不同。

事实上,这并非惠普近年来首次大裁员,惠普的裁员重组计划由来已久。德意志银行分析师怀特摩尔介绍道,过去5年,在前任CEO马克·赫德(MarkHurd)治下,惠普已累计裁员5万人。

除了上述措施,惠普还计划通过一些非裁员节省成本手段减少开支,比如供应链优化、SKU与平台的合理化、走向市场战略的简化,以及企业流程改进。

据《每日经济新闻》了解,惠普会将节省的资金用于各业务单元。具体包括:1、研发推动核心打印、个人系统业务的差异化创新以及新兴领域的创新。2、在云计算、安全、信息分析领域等服务业投资;3、加速安全领域、大数据、应用生命周期管理、基础设施解决方案等领域的开发速度。4投资于企业服务、存储、网络业务,加速研发活动,扩大公司在服务器、存储、网络方面的领先优势。

惠普CEO梅格·惠特曼(MegWhitman)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她正努力在以下两个方面谋求一种平衡:一是让惠普为将来做好准备所必须进行的变革;二是惠普能够消化的变革。

据了解,惠普预计当前这一财年因重组措施而发生的税前费用大约为17亿美元,未来几年还将发生18亿美元的费用。此外惠普还将因旗下康柏(Compaq)品牌的价值减记发生12亿美元的费用。

艰难的转型

事实上,对于惠普这家高科技巨头的去年的一连串闹剧也让业界摸不着头脑。2011年下半年,时任惠普CEO李艾科宣布放弃webOS,剥离PC业务,斥巨资收购软件公司Autonomy,而后不到一个月便被迫辞职,当时李艾科在惠普任职还不足一年。

电子商务网站eBay公司前CEO梅格·惠特曼(MegWhitman)临危受命也成为惠普新一任掌舵者。

与CEO频繁更迭相对应的是惠普糟糕的业绩表现。惠普2012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第一财季营收300亿美元,同比下滑7%;净利润14.68亿美元,同比下滑44%。惠普第二财季净营收为307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316亿美元相比下滑3%;净利润为1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3亿美元下滑31%。惠普第二财季每股收益80美分,与去年同期的1.05美元相比下滑24%。

看看惠普目前的状况:PC业务营收最多,但是过去几年一直没有增长;成像及打印业务增长乏力,收入年比下降10%;服务业务在以139亿美元收购EDS后成效不大;企业存储及服务器业务收入年比下降6%,;企业软件业务增长较快但总量较小,仅占惠普营收的6%左右。

事实上,PC未来之路其实很明显,要么苹果化,以消费者市场、以创新型产品把控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为模式;要么IBM化,走向企业级、云计算,走向高端市场。然而,此前的惠普的策略却始终让外界看不清楚。

2010年5月,惠普以12亿美元收购了Palm,惠普当时的策略在于智能手机将是惠普未来移动战略的一部分,推动公司转变业务模式,向互联网设备模式转变,2011年2月,惠普在美国隆重推出了webOS新品,推出TouchPad平板、webOS手机、webOS2.1操作系统,试图从终端、操作系统层面打破苹果的统治。

然而,半年不到,惠普断然宣布webOS,“这么快地反悔,说明惠普缺乏一个长线的规划。”IT资深评论员洪波对此表示。

而后,2011年8月,惠普又宣布将用103亿美元收购英国软件公司Autonomy并且正在考虑剥离其个人计算业务部门,开始对公司进行改造,就像10年前IBM成功地进行的改造一样。

2006财年收入创纪录达到917亿美元。首次超越IBM公司成为世界最大的IT公司。但如今IBM市值超过2262亿美元,而惠普的股价已跌至6年来的最低点,市值不到IBM的五分之一。

不过,惠普的“IBM化路线”或许并不会太顺利。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认为,惠普此前战略路线图在几个重要领域出现重大调整,反映出该公司未来可能缺乏方向。他认为,云计算时代,IBM已经取得先机,未来云时代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软件和集成上,IBM、谷歌等公司在软件和集成上具有优势。而对于以硬件见长的惠普来说,没有完善的企业级软硬件产品支撑,其向云计算转型就显得困难重重。

通信专家陈志刚则认为,在惠普转型之时,其硬件业务已无法为其云计算战略提供足够的财务支持,而以硬件见长的惠普唯一的出路或许在于尽快布局完善的企业级软硬件产品支撑。

或加大中国投入

另一方面,此次重组对于中国市场的影响也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在惠普的战略重组中,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未来惠普会进一步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中国惠普相关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事实上,惠普对中国市场重视程度已经初见端倪。就在此前,4月中旬,惠特曼先后考察了上海、重庆、北京等市场。出席重庆打印及成像设备生产基地的签约仪式时,她曾表示,惠普需要在中国进一步发展,未来也会有更大的投入,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以惠普的研发体系为例:在惠普研发体系中,第一层是全球惠普实验室,第二层是全球产品研发中心,第三层是惠普中国研发中心(CDC)。CDC的主要职责是把全球研发中心的科技成果应用到中国用户。如今,惠普宣布将CDC升级到全球研发中心平级,惠普在中国的产品研发工作将独立于其他国家,直接向全球总部汇报。

就在此前,惠特曼对媒体表示,近期惠普业务部门合并等调整不会影响到中国,“我们在中国不会裁员,因为中国对惠普来说是一个增长中的市场,我们会在中国进一步投资,在下一步的发展中增加在中国的人员”。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