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热公司

每经网首页 > 热公司 > 正文

百佳超市在沪第三次关店 经营战略被指摇摆不定

2012-05-15 02:00:19

经历了近18年的发展,百佳超市在内地给予和记黄埔的贡献仍然显得有些“鸡肋”。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郑佩珊 发自上海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经记者 郑佩珊 发自上海

香港最大超市品牌在内地的发展陷入窘境。隶属于李嘉诚旗下香港和记黄埔有限公司的百佳超市即将关闭其在上海的最后两家门店。

“百佳仍会在上海寻找合适的位置开店。”百佳中国区的一位公关人员向记者表示,百佳并不会退出上海市场。

“进退”陷纠结

“百佳超市在近20年间被其他外资竞争对手远远甩到了后面。”一位接近百佳超市的零售业人士向记者指出,“百佳超市需要重新进行战略定位,摇摆不定是百佳最大的问题。”

1994年就已进入上海市场的百佳超市一度坐拥发展良机,此时家乐福和沃尔玛等大卖场都未进入中国市场,最鼎盛时期,百佳在上海曾有20多家门店。然而由于水土不服,在此之后百佳超市在上海市场经历了“三进三出”。

2000年,百佳超市以“1元钱”的象征性价格,将旗下14家门店全数转让给荷兰阿霍德公司旗下的顶顶鲜超市,仅留下了梅龙镇广场地下一楼的门店。在2006年底,百佳超市投资8000万港元,在五角场开出其在上海的第一家大卖场百佳国和店。但是好景不长,在经营两年后,国和店于2008年底停业。一年后,百佳超市在古北地区再开一家新店。

然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日前获悉,百佳超市目前在上海地区仅存的古北店和梅龙镇广场店不久之后都将关门,这意味着百佳超市将从上海市场消失。

百佳中国区公关部负责人向记者解释,百佳超市梅龙镇广场店是因为租约到期的原因被迫停业。但是上述零售业人士向记者透露,该门店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关店是迟早的事情。”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上海梅陇镇广场百佳超市门店发现,其中一半以上的货品被清空,而超市门口豁然贴着一张“结业告示”,称“由于租约期满,本店将在2012年5月13日结束营业。”

此次两家门店的关门是百佳超市在上海市场第三次关店,不过百佳中国区公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百佳超市并不会退出上海市场。

被指战略模糊

目前市场或许不会再给百佳超市留下“卷土重来”的机会。国际零售品牌一一进入内地市场之后,超市竞争环境更加激烈。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最新统计,2011年百佳超市在内地外资品牌排行榜中仅以43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排在20名。而沃尔玛和家乐福在去年的销售额都已经超过了400亿元。在门店方面,百佳超市在去年底的门店数量为46家,沃尔玛和家乐福的门店数量都已经超过了200家。

“背靠强大的和记黄埔并不意味着百佳超市在商业领域就能获得成功,”上述零售业人士向记者分析,百佳超市在内地的市场定位一直不明晰,最终导致了百佳超市在内地市场的多次“进进出出”。

“在和记黄埔中,零售集团不仅是销售额的贡献者,也是集团大量现金流的提供者。因此,对于投资较大的百佳超市集团预期较高。”正略钧策高级合伙人王丹青向记者解释,和记黄埔之所以不会放弃内地市场的原因也在于零售业态是其必须掌控的业态之一。

然而,经历了近18年的发展,百佳超市在内地给予和记黄埔的贡献仍然显得有些“鸡肋”。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