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郑眼看盘:难有太多空间 仅可适度操作

2012-04-07 02:06:48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郑步春    

每经记者 郑步春

在前一天大阳基础上,周五A股走出收敛震荡走势。沪综指涨0.19%报2306.55点,深综指涨0.66%报925.53点,成交略缩。

周四A股走势还有点看头,到周五就实在乏善可陈了,像是犯了“春困”。这种走势提供不了太多信息,百无聊赖的投资者甚至在网上围观起上交所的 “出山铜牛”。其实,中国股市只需公平、公开、公正,就是将上交所塞满“铁熊”也没关系。

大盘1月、2月显著上涨,3月又大幅调整,目前虽回吐了许多,但形态仍可一看,因调整仍在正常范围内。假如国内外经济形势整体处于可预期范围内,只要制度方面没有令人沮丧的变故或没有超级大盘股发行,那么股指盘整一阵后应仍有望上行。

目前外盘虽仍在高位,却已显露些许疲态。从本周美联储和欧央行利率会议相关信息看,美联储和欧央行在推后续的量化宽松政策方面均开始有所保留,加上西班牙债务危机含而不发,所以外围形势可能正向不利方向发展。不过,只要未来的调整发生在适度和可控范围内,对A股影响就有限。

内部方面,各路信息比较乱,连区区的地方性养老金入市消息也变来变去,摸不到一个准,更何况其他大消息了。

信息的纷乱一般会令投资者无所适从,只能被动降低仓位应对,一部分长期资金甚至可能愤而离场,并不利于股市的长远发展。

未来可能干扰股市的信息除养老金入市外,还有新股IPO改革、新三板,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解除银行暴利等。笔者猜测未来这些消息也极可能异常反复,最终令人厌倦。

这些消息对股指及某些板块个股的影响是极大的,如消息面并不透明,或消息不对称,对普通股民会有极大伤害。以打破银行垄断一事为例,其执行得彻底与否相差太大了,股指或因此而面目全非,因银行股权重大得实在离谱。

经济基本面方面,从1997年亚太金融危机以后几年的经验看,当时我国经济因全球因素而受到拖累时,走出低迷是需要时间的,更何况如今经济总量和出口总量已和当年不可同日而语,而且“结构方面的弹性”也较当年差得太多。

需补充一下,1997年后的经验其实还要打些折扣,因2001年我国恰巧加入WTO,于是自然就会出口大增,竟渐渐变身为 “世界工厂”,1998年后政府大力投资所刺激起来的产能也碰巧得到出路,误打误撞将一付坏牌打好了。如不是这个因素,说不定经济回升会更晚。

大盘短期可能还会涨些,但因基本面支撑有限,故上档空间较难乐观。从期指仓位看,空头已显露出较为明显的退却之意,因其已连续两天大减空单。不过,空头们退却是战略性还是战术性不得而知,这是因为本月“降准”的几率较大,且随时可能发生。

下周我国将公布包括3月CPI在内的一系列数据,如果CPI数值较低,不排除“降准”时点早于预期的可能,极端就在本周末,这种情况下空头退却一下较为识趣——肯定比死扛高明。

如果CPI数值稍高一些,“降准”也许还会拖一阵,这种情况下可能的时点在本月中下旬,因本月底财政缴款将大幅增加。

对大盘来说,“降准”如发生在本月稍晚可能更有利些,因中旬起上市公司首季报表陆续公布,极可能出现大量业绩下滑现象,或对股指造成冲击。如果晚些“降准”,届时业绩或宏观数据方面的利空大体出尽,彼时“降准”对股指支撑会“单纯”得多。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经记者郑步春 在前一天大阳基础上,周五A股走出收敛震荡走势。沪综指涨0.19%报2306.55点,深综指涨0.66%报925.53点,成交略缩。 周四A股走势还有点看头,到周五就实在乏善可陈了,像是犯了“春困”。这种走势提供不了太多信息,百无聊赖的投资者甚至在网上围观起上交所的“出山铜牛”。其实,中国股市只需公平、公开、公正,就是将上交所塞满“铁熊”也没关系。 大盘1月、2月显著上涨,3月又大幅调整,目前虽回吐了许多,但形态仍可一看,因调整仍在正常范围内。假如国内外经济形势整体处于可预期范围内,只要制度方面没有令人沮丧的变故或没有超级大盘股发行,那么股指盘整一阵后应仍有望上行。 目前外盘虽仍在高位,却已显露些许疲态。从本周美联储和欧央行利率会议相关信息看,美联储和欧央行在推后续的量化宽松政策方面均开始有所保留,加上西班牙债务危机含而不发,所以外围形势可能正向不利方向发展。不过,只要未来的调整发生在适度和可控范围内,对A股影响就有限。 内部方面,各路信息比较乱,连区区的地方性养老金入市消息也变来变去,摸不到一个准,更何况其他大消息了。 信息的纷乱一般会令投资者无所适从,只能被动降低仓位应对,一部分长期资金甚至可能愤而离场,并不利于股市的长远发展。 未来可能干扰股市的信息除养老金入市外,还有新股IPO改革、新三板,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解除银行暴利等。笔者猜测未来这些消息也极可能异常反复,最终令人厌倦。 这些消息对股指及某些板块个股的影响是极大的,如消息面并不透明,或消息不对称,对普通股民会有极大伤害。以打破银行垄断一事为例,其执行得彻底与否相差太大了,股指或因此而面目全非,因银行股权重大得实在离谱。 经济基本面方面,从1997年亚太金融危机以后几年的经验看,当时我国经济因全球因素而受到拖累时,走出低迷是需要时间的,更何况如今经济总量和出口总量已和当年不可同日而语,而且“结构方面的弹性”也较当年差得太多。 需补充一下,1997年后的经验其实还要打些折扣,因2001年我国恰巧加入WTO,于是自然就会出口大增,竟渐渐变身为“世界工厂”,1998年后政府大力投资所刺激起来的产能也碰巧得到出路,误打误撞将一付坏牌打好了。如不是这个因素,说不定经济回升会更晚。 大盘短期可能还会涨些,但因基本面支撑有限,故上档空间较难乐观。从期指仓位看,空头已显露出较为明显的退却之意,因其已连续两天大减空单。不过,空头们退却是战略性还是战术性不得而知,这是因为本月“降准”的几率较大,且随时可能发生。 下周我国将公布包括3月CPI在内的一系列数据,如果CPI数值较低,不排除“降准”时点早于预期的可能,极端就在本周末,这种情况下空头退却一下较为识趣——肯定比死扛高明。 如果CPI数值稍高一些,“降准”也许还会拖一阵,这种情况下可能的时点在本月中下旬,因本月底财政缴款将大幅增加。 对大盘来说,“降准”如发生在本月稍晚可能更有利些,因中旬起上市公司首季报表陆续公布,极可能出现大量业绩下滑现象,或对股指造成冲击。如果晚些“降准”,届时业绩或宏观数据方面的利空大体出尽,彼时“降准”对股指支撑会“单纯”得多。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