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商讯

每经网首页 > 商讯 > 正文

我国锡矿每年“超生”数万吨

2012-03-30 01:18:58

每经编辑|每经记者 张国栋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张国栋 发自北京

跟稀土一样,超标开采的现象在锡行业也不鲜见。“超采现象也出现在锡行业,国家每年都会发布锡开采指标,但每年都超采。”在安泰科2012年有色金属市场预测报告会上,安泰科锡产业分析师鞠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

3月29日,鞠馨向记者表示,锡精矿的超采数量很容易测算,“现在实际锡精矿产量大概10万吨,比照工信部公布的开采数据,每年超标大概2万到3万吨。”鞠馨称。

根据工信部会同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确定的2011年稀有金属矿产品和冶炼分离产品指令性生产计划,锡精矿生产控制指标为7.3万吨(折金属量),2010年这一指标为6.5万吨。

记者了解到,工信部公布稀有金属生产计划时,曾明确不得额外增指标。

其实,工信部在2011年提高锡的开采指标,正是考虑到生产指标不够用的因素。据鞠馨介绍,工信部从2010年开始加强对锡行业开采总量的控制,“但从执行情况来看,这个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实行,实际开采量都超标。”鞠馨说。

据记者采访了解,超计划生产锡矿的现象每年都存在。鞠馨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毕竟锡价比较高,矿比较赚钱的话,非法开采是很难彻底管住的。”

同日,中研普华金属矿产行业研究员肖绍玉也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按照该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锡每年的超采量在3万吨左右,“而实际的超采数据肯定会超过这个数字,而且超采量每年呈扩大的趋势。”

美国地质调查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锡储量是520万吨,如果按照每年开采30万吨计算,开采年限只有17年。而从中国看,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中国锡储量在2010年为51万吨,相比2006年的75万吨下降了26%。鞠馨说,“这个下降速度比国际上还快,而在我国近几年新发现的项目也寥寥无几,在建和扩建项目也比较少。”

(每经记者赵春燕对此文亦有贡献)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