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玉米均价上涨8% 机构称部分加工企业库存缩至一周

2012-03-22 01:50:58

每经编辑|每经记者 彭斐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彭斐 发自北京

自2月中旬以来,玉米的涨势迅速由东北主产区,经华北产区,向南方销区逐步蔓延,价格亦随运费增加逐级提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南方港口的库存不到30万吨,北方港口的库存超过170万吨。有的南方企业为替代东北玉米,转而采购小麦、华北玉米。中华粮网分析师张智先告诉记者,南方部分加工企业目前采取观望,玉米库存仅为一周左右。

“当前农民手中余粮已不足1/3,此时玉米深加工企业入市补库,只能抬高价格。”3月21日,黑龙江省中储粮某直属库主任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广东省某淀粉企业负责人表示,当前玉米淀粉价格仅为3200元/吨,而原材料成本已超过2600元,企业已暂时放弃玉米淀粉加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哈尔滨宾县贸易商收购水分20%玉米价格为2020元~2040元/吨。当地一位贸易商告诉记者,“最近涨幅挺大,最开始收的时候,价格是0.75元/斤,扣除水分算,每斤涨1~2毛,涨幅两成左右。”

大宗商品数据商生意社现货数据显示,1月4日国内玉米均价2206元/吨,3月19日报于2388元/吨,即近3个月涨幅达8.25%。

张智先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自2月中旬以来,东北地区玉米普遍上涨,在涨幅最大的吉林省,每吨涨幅已超过100元。

事实上,与深加工企业入市收购几乎同步,玉米的涨势迅速由东北主产区,经华北产区,向南方销区逐步蔓延,价格亦随运费增加逐级提高。

据张智先分析,今年一季度玉米现货行情的主要特点是:产区推涨;销售区震荡企稳;港口价格出现南北倒挂;东北玉米涨幅最大。具体来说,东北和华北产区均涨价。因东北地区收粮困难,价格坚挺。企业转而采购华北玉米,华北玉米上量受宠,价格也震荡上行。

然而,需求企业主要集中在南方,经过运输,东北玉米到站价格3月中旬已接近2600元/吨高位,较1月4日的2480元/吨上涨120元/吨。

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甚至有加工企业已经放弃继续补进玉米。广东省茂名市某淀粉企业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当前玉米淀粉价格仅为3200元/吨,而原材料成本已超过2600元,企业已暂时放弃玉米淀粉加工。

“由于难以接受一路攀高的价格,南方企业以随采随用的观望为主。”张智先表示,深加工企业普遍采取灵活采购,部分加工企业玉米库存仅为一周左右。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