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02 00:56:36
地方炼厂和民营炼油企业是我国成品油供应的重要补充,但地炼却面临政策的制约——不能从国际市场上进口原油,只能进口质次价高的燃料油。
根据现行的管理制度,目前国家给山东地炼的配额只有170万吨左右,远远不能满足其需求。同时,如果将原油替换燃料油,不但能减轻企业负担,还能多收20%~30%的成品油。
地炼和民营炼油厂作为合法企业,国家都应该予以支持。在原油供应政策中,希望国家发改委把山东地炼所需的原油纳入配置总量之中,实现国企和民企互相取长补短,从而和谐石化。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