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热公司

每经网首页 > 热公司 > 正文

“中林联合”案昨在沪开庭 疑似翻版“万里大造林”

2012-02-08 02:27:08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蒋佩芳 发自上海    

每经记者 蒋佩芳 发自上海

昨日,一起疑似翻版“万里大造林”集资诈骗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中级法院开庭审理。涉案被告人宁威、戴荣贵均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集资诈骗罪被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依法提起公诉,涉案总金额达1.57亿元。

22%的世界人口只拥有3%的世界林木资源,木材进口用汇量每年以19%的速度递增……一系列数据均显示森林资源匮乏,木材供求矛盾突出。木材已成为众人争相投资的对象,尽管此前已经陆续曝出“万里大造林”、“亿霖木业”等非法集资诈骗案件,但依旧未能降低投资者的热情。

涉案金额1.57亿元

据了解,被告人宁威系中林联合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林联合)、上海中林联合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中林)和湖北中林联合林木开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中林)实际控制人。被告人戴荣贵(新加坡籍)系原上海中林公司副总经理。

据悉,中林联合除了与“万里大造林”、“亿霖木业”等非法集资诈骗案件有着相似的手法外,为避免兑现投资者林权到期的压力,更是推出所谓的林权转股权的优化方案,令一些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

起诉书显示,宁威、戴荣贵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合同诈骗罪于2011年8月23日被起诉。经依法审查查明,宁威、戴荣贵采用销售林地使用权及代管林地等方式吸收资金,先后成立了中林联合、上海中林和湖北中林,并以中林联合名义在湖北石首等地购买林地使用权进行销售,由湖北中林对林地进行管护、采伐。

2006年3月至2010年12月,宁威、戴荣贵通过在上海中林培训、招聘员工,采用随机拨打电话、发放宣传单、举办项目说明会等形式向社会公众承诺年均10%~13%的回报,并以每亩人民币3250~6200元不等的价格销售上述林地使用权,非法吸收人民币3340万余元。

2007年11月至2008年6月,宁威、戴荣贵以中林联合在德国借壳UFC控股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上市名义,对该公司资产规模及投资回报进行虚假宣传,诱骗社会公众以每股人民币6.5~9.5元不等的价格将价值人民币6797万余元的林地使用权折换为在萨摩亚注册的林联国际有限公司和林业投资有限公司股权(截至2011年8月15日,相关公司的股价为0.0034欧元)。

宁威在法庭上对此供认,UFC控股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其实是一个空壳公司,没有资产。至于每股为何高至人民币6.5~9.5元,他并不清楚,实际均由戴荣贵操作。而对于林权转股权所谓的优化方案中,如何保证客户购买股权一定会涨上去,他否认有此保证。

此外,宁威、戴荣贵还于2006年3月至2010年12月,在上海等地向社会公众以虚构林地等方式骗得人民币5585万余元。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认为,被告人宁威、戴荣贵以转让林权并代为管护等方式变相非法吸收人民币3340万余元,数额巨大;又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人民币1.2亿余元,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并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揭秘中林联合

按照中林联合此前发放的宣传资料,该公司系中国世融达投资有限公司和新加坡联合国际森林资源控股集团于2006年共同出资而建立的中外合资公司。

其中,中国世融达投资公司是一家经验丰富的大型战略性投资公司,总部设在北京,投资领域有招商引资、文化传媒、教育培训、林业等。新加坡联合国际森林资源控股集团总部则设在新加坡,拥有12家子公司,4大森林基地,是国际资源供应商。

根据庭审质询,中林联合总部设在北京,分别在上海、湖北两地均设立分公司。中林联合、上海中林、湖北中林均成立于2006年。宁威在庭审上表示,3家公司主要是做林业投资项目,实际控制人都是自己。3家公司对林业项目也有着简单而明确的分工:即中林联合购买林地,湖北中林进行管护,上海中林进行销售。而宁威和戴荣贵不仅有口头协议,还有着大体的分工。

按照中林联合此前的规划,公司在河北、河南、湖南、湖北、江苏、江西、安徽等几个国内最适宜林木生长的地区建立起多个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为响应国家号召让更多关心林业的人有机会参与到项目中来,公司将从建成的基地中拿出35%的林木,以林权流转的形式,转让给投资林木带来的经济效益。

在整个林业投资中,从购买湖北石首的林地到购买湖南的林地,均由中林联合进行购买。根据宁威的表述,当时在湖北购买的林地价格不等,基本在1000~2000元一亩,最后由上海中林的名义对外进行销售,销售价格从3000~6000元不等,而中间的差价则由公司赚取。

高额回报难兑现

此前的“万里大造林”、“亿霖木业”等都会举办一些名称不同的推介会、洽谈会、联谊会等,中林联合也不例外。

被骗资金达30万元的黄女士告诉记者,自己于2006年4月进入上海中林担任销售人员。上岗后,上海中林通过说明会、培训让所有销售人员了解所谓的投资林地。回报率好,各方面保障也很到位,风险系数小,加之又是国家政策比较支持的项目,公司看上去规模不小,除了让意向客户进行投资外,自己和其他销售人员也纷纷掏出家当进行投资。

黄女士表示,那个时候上海中林经常开项目发布会,主讲人系中林联合的高级讲师陈美娟,她负责介绍项目发布会的新项目内容。项目会规模很大,非常有气势,人数多时近400人左右。项目会会介绍世融达、中林联合的情况、国际国内林业发展情况、林权改革、林木资源紧缺、林木价格上升、投资前景等内容。另外,陈美娟也会介绍投资项目内容、期限和年投资收益详细计算方法等。

这样的项目发布会,也着实吸引了一些冲动的投资者。据悉,这些被骗投资者,少则8万元,多则300万元。

被骗投资人李杰(化名)表示,中林联合宣称每年的回报率最少保证13%,投资周期为5年,并且还有11大保障,保障客户能够得到林权证,有专业护林公司管理看护,保障5年以后可以帮助投资者出售成材树木并兑现到客户手里。

李杰向记者出示了中林联合对外宣传的资料,包括中林联合此前在各大媒体上发布的消息及其宣传性质的广告。李杰承认当时被该公司的多项荣誉证书迷惑,再加上上海中林的气派外表,感觉不像造假,对该公司提出有13项保障,特别是全额保险感到比较安全。“另外,对投资林地的收益约每年13%的计算感觉比较靠谱,对于林地养护、管理等感觉可信。”李杰说,其实中林联合实际隐瞒了异地出售需交育林费和运费等多项费用,且实际每亩的种植棵树也不规范。李杰分别三次购买林权,投资共计80万元。根据资料显示,当时的中林联合对外宣称所谓的林业投资回报率达10%~13%,却未在合同中有所体现。

忽悠投资者转股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中林联合从成立开始,就推出不同期限的认购林权投资项目,如4年期、5年期、甚至还有分期回报项目(即每年回报一次),而最为离谱的投资项目则是林权转股权。

宁威表示,之前一直在想海外上市融资的方案并不是想客户林权转股权,目的就是要把公司的资产做大,准备上官方市场,但因官方市场门槛相对更高,要求盈利状况要好,为此而推出林权转股权。

公诉人在举证时称,中林联合本身在林权经营的模式下已经亏损,目前的价格也一直在下跌。实际上,立木材积量和实际出材量存在差异,林权转股权就不存在兑现压力。当时宁威做了很多林地的销售,一年期的到2007年就开始兑现了,兑现的时候发现自己所承诺的回报率高于实际可以达到的回报率,无奈公司只有用其他客户的资金去填补已经到期客户的资金,因而兑现的压力是存在的。

购买林权后又转股权的李杰也向记者解释了其中的缘由:1、考虑到锁股期为18个月,相对林权投资4~5年的时间较短,风险较小;2、感觉该公司对林权的操作比较规范,减少了对股权投资风险的警惕;3、由于该公司编造中林联合两年内可上德国官方限制市场,并经常以三家在德国市场上市的公司的发行价与净资产的比率高达6.5~13倍为例,宣称一旦上德国官方限制市场至少2欧元以上;4、被中林联合高管的宣讲、知名媒体和律师的见证迷惑,加之公司瞿总监和其朋友大批买入和转股使自己失去警惕。

至今,血本无归的李杰难掩后悔之意,在中林联合的迷惑下,李杰逐步失去警惕,在转股签约前,其又被劝增加投资,与他人合伙称500亩,能以6.5元低价转股,最终增购110亩,铸成大错,最终投资达85.7万元,转成13.18万股。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