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在路上

每经网首页 > 记者在路上 > 正文

可怕的改革恐惧症

每经网 2012-01-30 11:40:56

近些年的多项改革遭遇了难题,甚至正陷入一种怪圈:教育改革,越改越走样;医疗改革,越改越离谱;个税改革,越改越复杂;公车改革,越改越被动……

“30年前搞改革,主要是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现在搞改革则要打破既有利益格局的制约。如果只是根据这个利益格局决定改革的取向,那么改革就不可能进行下去。不能因为难,就把改革束之高阁。”这句2012年年初在政界引起极大关注的话,出自现任广东省省委书记汪洋之口。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自然属于中国的“先富”地区。汪洋所“提醒”的,其实是现实问题的一个缩影--如今,GDP总量全球第二的中国已站到改革开放的第35个年头,接下来如何将改革这一主题深化,显得非常迫切。

“十二五”第二年,在“稳中求进”的宏调主基调背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几成定局,但这一“中速增长”的预期正被多方看成是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向纵深推进的绝佳契机。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2012年重要领域的改革要有“新突破”。或许正因如此,年初,一系列深化改革的举措便被提上日程,比如农业科技改革、房产税改革、电力体制改革、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税制改革、公款消费改革等等。

但一个不太理想的现实是,近些年的多项改革遭遇了难题,甚至正陷入一种怪圈:教育改革,越改越走样;医疗改革,越改越离谱;个税改革,越改越复杂;公车改革,越改越被动;水电气改革,越改越涨价……

由于非但没有分享到改革的成果,原本的现状甚至都受了负面冲击,这使得部分普通老百姓对诸如此类的改革产生了恐惧感。由此,一项新的改革在推出之初便屡遭质疑的情况,早已不鲜见。

质疑的声音不只来源于普通老百姓,还来自于堪称中国智库的经济学家们。以吴敬琏、张维迎为首的部分学者甚至一度唱出“改革停滞论”。

吴敬琏曾多次发出警示,中国须防止改革主导路径被锁定,须防止“政府主导型经济”和“威权发展模式”蜕变为权贵资本主义。

张维迎也强调过经济领域的“掠夺性行为”。他称,这表现在某些地区或领域的不公正的“国进民退”、官员打着国企等名义强行入股(民企)等。

这是何等的尴尬?过去的30多年,正是改革这架发动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但如今,改革恐惧症苗头初现,无疑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如果要追问导致这种“尴尬”的原因,答案恐怕正是汪洋所说的“既有利益格局的制约”。

由于一些改革正是“根据这个利益格局的取向”来决定的。所以,最终的成果只属于占少数的利益群体成员。

在实践中,这种利益格局的制约主要表现为:

一、对改革设计的制约。这些年,政界和学界都在强调“改革需要顶层设计”,但实际情况不容乐观。以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为例,由于设计时考虑不足,部分物流企业的税收不降反增,这无疑与“减税”的初衷背道而驰;即使如网售火车票这样一次“小型”改革,在兼顾农民工利益方面似乎也显得不周全,最终使这些弱势群体在一张火车票面前更加无助。

二、对改革争论的制约。纵观历史,每一次的成功的改革都伴随着百花齐放式的争论。无论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围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的争论,还是90年代初期,围绕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争论。事实上,本世纪以来围绕国企、医疗、教育、住房、贫富差距等问题的改革也一度有过很多的争论,关于国企改革的“郎顾之争”就是鲜明一例。但到了最近几年,由于既有利益格局中的权利趋于集中,争论有式微迹象,“一言堂”的情况却有增强之势。

三、对改革执行的制约。这是纵深推进改革最大的难点所在。以往不成功的改革,往往不是缺方法,而是决心不大,力度不够。这一难题目前仍不见大的改观:比如资源税改革,近期国家提高了油企暴利税起征点,这被指变相补贴,一度引发资源税改革倒退的质疑;关于反垄断改革,曾因“首次对国企亮剑”而被寄予厚望的电信联通发垄断案,却在一场和解中渐趋平静;一些地方性的改革举措更甚,往往沦为了雷声大、雨点小的“口号式”改革。

2012年,改革已完全进入深水区,如果要细数这一年之于的改革时间意义,那么最值得纪念的事件是:邓小平南巡讲话的20周年。

1992年年初,邓小平在南巡时讲到,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他说,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事业。

现在,当时间的指针指向一个全新的时期,改革不仅需要更为系统的设计、更多的争鸣、更大的决心和勇气,还需要重温一下那个时代的“大胆尝试”精神。

一场大型的改革举措往往从一场不起眼的试验开始。这样的思路,过去可行,现在依然可行。比如对大学教育的改革,不妨从南科大开始;对垄断国企的改革,不妨从“控官”开始;对公车制度改革,不妨从“领导挤公交”开始;对铁路体制的改革,不妨从高铁开始;对经济结构的改革,不妨从打破“以GDP论政绩”的游戏规则开始……

长期看,要打破利益格局的制约,让更多普通人真正得益;短期看,需用一些实质性的举措,重新提振公众的信心。这或许是根治改革恐惧症的不二药方。

责编 刘小英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