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在路上

每经网首页 > 记者在路上 > 正文

“财务自由”的门槛不到百万

每经网 2012-01-05 08:52:52

显然,财务自由是大多数人的终极梦想,但1.1亿元的天文数字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根本不可实现的。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王磊/文

2011年,某全球著名杂志统计后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富人“乐退”标准为1.1亿元。

显然,财务自由是大多数人的终极梦想,但1.1亿元的天文数字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根本不可实现的。

为了让梦想不那么遥远,我们还是放低“乐退”,或者说“财务自由”的标准,通俗的重新定义为“在较长时间内,每年都可获得一笔满足中等生活水平的、总体稳定的红利”。

个人或者家庭要达到财务自由,需要什么样的标准呢?我就权且拍脑袋了。就满足中等的生活水平而言,我用10万一年做一个最基本的平均标准。

基金真的总是亏钱?

红利从何而来?就目前的老百姓可投资的现状,最靠谱的还是基金。据银河证券的统计,从2005年大牛市以来,市场涨涨跌跌7年,偏股基金总回报在300%左右,这足以成为普通投资者的红利来源。

先说股票,虽然就国外发达市场近几十年的历史来看,总体收益率超过其他任何投资标的的回报率,但这玩意儿波动大,个股风险高。尤其在A股更是险恶,不是每个人都能玩好,不适合作为一种“总体稳定的红利”。

债券是一种稳定收益的券种,但一般人能直接购买的国债收益率较低,且不能直接购买其他更丰富的债券。

黄金,房产等也是可投资的标的,但变现能力较弱,投资一次的门槛也较高。

基金近来挨骂挺多,又是亏损,又是踩雷什么的。其实大家想想,2011年偏股型基金平均亏损20%~25%,普通股民做得比这个好的有几个?

从2005年大牛市以来,市场涨涨跌跌7年,偏股基金总回报在300%左右,保本基金总回报都有255%,普通股民这7年来把2007年牛市赚的钱全部吐出去的又有多少?

所以啊,虽然基金做的不好的地方咱们骂,但那是监督和督促他们做好,光就这几年的投资回报来说,基金做得还是较为令人满意的。至少是比大多数普通散户强的。

基金的好处,有俩。

第一,分散风险。这个老生常谈,尤其是市场下跌时大家都呲之以鼻,但我还是举个例子。

如果咱买了一只股票,跌停,咱就损失10%。但是基金呢,可能只损失零点几个百分点。因为基金顶配某只股票不能超过10%,即便基金顶配的股票跌停,净值也就损失1%,不足为惧。

举个极端例子来说,某股票泡沫破裂了,大家恐慌了,连跌10个跌停,普通散户的损失将超过60%,而基金即便顶配此股票,净值也只损失10%。

搞投资的人都知道,在投资中保住本金是很重要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基金能够帮助我们做到这点。

其二,基金能买到咱买不到的东西,比如高收益债券,比如定向增发的股票。

高收益率的债券,个人是没那个资金量和实力去买的,但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可以。参与定向增发的股票也是同样。

“财务自由”的门槛不到百万

财务自由真的需要我们成为亿万富翁吗?肯定不是。我们先来根据基金这几年来的收益率做一个简单的加减乘除。

根据基金近7年来的每年收益率计算(表一),近7年的基金年平均收益率从37%~2%不等(简化计算,收益率简单求和)。为了满足每年10万的长期收入,需要的本金分别是26万~568万不等。

也就是说,达到财务自由最少只需要26万。

这个虽然算法很粗略,但也告诉大家几个简单的事实。

首先,如果咱们要求没有那么高的话,求得个人财务自由并没有那么难。但是,要求不能太高。

其次,股票型基金依然是长期收益率最高的基金。(仅从2005年牛市开始计算。如果从2000年开始,数据会有变化,但大方向不会变)

第三,长期债券型基金7%的年化收益率,基本上是这个社会的基准回报率。高于7%,就进步,低于7%,就落后。货币基金则体现短期的货币成本。

让我们更详细的计算“财务自由”门槛

上表(表一)对于从2005年到11年这7年间回报率用的是简单求和和相除的方法,比较粗略,目的是让大家有个感性认识,原来要实现财务自由,只要放低标准,并非如登天那么难。咱们现在对上表重新计算(表二),采用复合回报的方法,总回报和年化收益率更准确。

和表一差不多,偏股型基金(包含指数型基金)仍然是这几年年化收益率最大的基金,年化收益率在15%~21%之间,产生年息10万对应的本金为64万~46万。

偏债型基金年化收益率从7%~14%不等,产生年息10万对应的本金为145万~68万。

货币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在2%~3%,产生年息10万对应的本金为400万左右。

这么说来,要实现财务自由,最低的门槛(偏股型基金)是46万,保守一点(偏债型基金)在100万左右。

股票型基金的收益率在未来会有变化,可能变高,也可能变低,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但是偏债型基金的收益率还是比较稳定的。

抵抗通胀的长期财务自由

长期债券基金收益率6.8%是个神奇的数字(表二标红处),它是长期放贷的人或者企业希望每年收回的利息,因此可以理解为社会的平均通胀率。

首先说,为什么要考虑通胀率?

6.8%的年通胀率,意味着10年后的10万元,只相当于今天的5万元;意味着20年后的10万元只相当于今天的2.5万;意味着30年后的10万元只相当于今天的1.25万;意味着40年后的10万元只相当于今天的6000元。

如果你今年30岁,退休的年龄是70岁(假如人的寿命延长,退休年龄也推迟),要保持今天的中等生活水平(年入10万元),那到那时你每年的收入需要160万元!

所以,不同基金的年化收益率还应该扣除这个通胀率,才能得到扣除通胀的真实的年化收益率(表三),才能保证咱们在40年后,依然可以享受等同于今天10万元的“财务自由”。

在扣除了通胀率后,投资长期债券基金长期回报率为零,投资货币基金长期投资收益率为负。

在扣除了通胀率后,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率从8.5%~14.5%不等,产生年息10万对应的本金为140万~68万。

偏债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在0%~7.7%,产生年息10万对应的本金为643万~200万。

可以看到,扣除了通胀率对于“财务自由”的侵蚀后,“财务自由”的门槛变为100万元左右(偏股型基金),如果投资债券型基金,则需要打下更富裕的基础(200万~643万)保守一点在则要更多(偏债型基金)。

如何选择让你“财务自由”的基金

从A股最近几年大涨大跌的情况来看,投资偏股型基金,即便是在考虑了长期年通胀6.8%的情况下,68万~200万可能也能让你获得一定的财务自由。可见,偏股型基金的“财务自由”门槛低,但缺点是投资结果不仅要取决于经济和股市,还要取决于你的信心和耐心。

投资债券型基金,你需要更加富裕,但好处是更稳定,无需操心。“更稳定,更放心”,对于财务自由来说,是更为重要的。

对于投资股票和债券的比例,一般而言有个这样约定俗成的方法:投资股票的比例=100-你的年龄。

也就是说,如果你今天50岁,那么投资股票的比例就是50%,债券也是50%。这也同样适用于股票型基金。

不过,这种舶来品不一定适合我们A股的现状。A股是新兴市场,新兴市场的特点是大涨大跌,大泡沫,大萧条。对于心理承受能力一般的普通投资者而言,是要尽量避免的。

而且,“财务自由”本来就图个轻松愉快,能获得“稳定的红利”,而不是心理承受煎熬,所以我个人认为,投资股票型基金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你是否觉得自己年轻。

如果你觉得自己年轻,没有压力,则可以采用“100-年龄”的做法,如果你觉得自己不算年轻,压力较大,则应该用“100-年龄”再除以二。

别让“财务自由”变成长期损失

实际上,我们也要面对一些现实。

我国改革开放才30年,近十几年间又经历了国企改革,下岗职工多数是白手起家;城市化和工业化也让很多农民成为失地的农民工;成家、买房,子女教育等等一系列负担,都让老百姓的本金积累难度大增。

上面我的计算,最大的目的还是告诉大家,要获得“财务自由”并非一定要成为亿万富翁。普通老百姓通过自己的本金的积累,虽然这个实现过程可能很艰难,但在一定程度上多多少少都可以实现“财务自由”,或者是一部分的财务压力减轻。

老百姓赚钱不易,存钱不易,本金神圣不容侵蚀。所以,我个人倾向于普通投资者多多关注债券基金和保本基金。

保本基金(表三标红处)扣除通胀后7.42%的年化收益率,对应的“财务自由”门槛为134万。虽然门槛不低,但其最大的好处在于极大的抗风险性,在遭遇市场崩盘、不可抗事件,甚至如日本长达20年熊市那样的极端事件时,通过产品的设计和担保机构担保,仍然可以退还投资者本金(不含利息)。

同样,债券型基金虽然回报不如股票型基金,但在市场不如预期时,也可保证投资者不会遭遇长期损失。

责编 刘小英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