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机构

每经网首页 > 机构 > 正文

房地产信托“以价补量”信托公司无惧兑付风险?

2011-12-13 01:19:30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李静瑕 刘徽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李静瑕 刘徽 发自北京

在房地产信托高收益和高风险的较量之下,信托公司也很难摆脱“诱惑”。尽管监管层调控决心不变且市场氛围相对较冷,但信托公司发行房地产信托产品的冲动依然强烈。

一位行业内资深专家向 《每日经济新闻》分析称,监管层对房地产调控短期不会放松,而房地产信托产品到明后两年还将面临较大的兑付风险。

高收益促产品发行

今年下半年,房地产信托成立数量与规模均连续下滑,但仍是信托公司的主要业务。有信托公司内部人士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房地产信托被监管层严格控制,但房地产项目融资的缺口不断扩大,信托融资的需求旺盛。大多数信托公司并不愿意放弃这块业务,“以价补量”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用益信托最新统计数据,1月~11月房地产信托成立规模为2530.24亿元,占比为41%,较上月下降了2个百分点。同期,集合资金信托产品成立3649个,成立规模为6246.5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888个、3151.94亿元,分别上涨93%和98%。

事实上,“高收益率”一直都是房地产信托产品的吸引力所在。用益信托统计数据显示,1月~11月份所有集合产品的平均预期年收益率高达9.11%,房地产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年收益率最高,达到了10.06%。

“今年上半年和下半年,房地产信托成立的环境有很大不同,但是信托公司发行房地产信托的冲动却并没有变。”上述信托公司人士表示。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除去2月份节假日因素以外,房地产信托成立的规模以及占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今年7月份,房地产信托成立规模与数量均达到今年以来的顶峰,分别为361亿元和115款。

然而,7月之后,房地产信托产品成立规模与数量均出现了大幅的下滑。11月份,房地产信托成立规模为122.6亿元,较10月份下降27.55亿元。同期,房地产信托成立64款,与10月持平,占比为16%,较10月份下降8个百分点。

“房地产信托产品发行,的确下降了不少。但是,相对较高的收益率,信托公司如果能够做还是会多发行,毕竟收益也高。”上述信托经理表示。

北京一家信托公司的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房地产是暴利行业。高收益信托除了选择房地产之外,很难找到其他收益较高的投资渠道了。近几个月,很多信托公司也都在寻找战略合作方和优质项目,甚至一家规模并不大的信托公司声称要在3年内发行50亿的房地产信托理财产品。由此可见,信托公司对房地产信托的热情还是很高的。”

明年兑付风险凸显

明年上半年,信托产品将迎来第一波集中兑付潮。由于资金量相对较大,市场也纷纷开始对房地产信托的兑付风险提出质疑。

“如果房地产调控按照现在这种政策执行下去,一些中小型房地产开发企业会出现问题,房地产信托产品必然会面临一些项目的兑付风险。”上述信托公司经理告诉记者,信托公司现在也非常关注这方面的风险,开展新的房地产业务也会谨慎很多。

此前有消息称,监管层叫停几家信托公司的房地产业务三个月。该经理表示,主要是因为这些信托公司风险资本的实力有限,其中一些项目与其能够承受的风险不匹配。

据某第三方机构提供的数据,明年四个季度53家信托公司房地产信托产品兑付款数分别为51款、79款、78款以及80款,总计288款。其中,中融信托需要兑付的房地产信托产品较多,分别为11款、6款、3款和13款。

用益信托表示,银监会对房地产信托的调控效果非常明显。不过今后两年将是房地产信托的敏感时期,不能放松警惕。

“事实上,目前房地产信托的各种问题还没有完全爆发出来,控制房地产信托发行的力度可能也仅是从总量和具体的产品上把握。”上述信托公司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此外,该人士还告诉记者,如今由于货币政策趋紧,所以信托的“日子好过”,一旦货币政策宽松,那么房地产商也许就不会选择与信托公司合作了。在这方面的担忧之下,各个信托公司肯定也有自己的想法。

“明年新增房地产信托规模,预计占总的集合信托计划规模的30%左右。至于兑付风险,还是要看房地产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上述信托分析师建议,未来投资者需要保守些,高收益率意味着高风险,投资者需要根据自身承受能力,来判断是否投资房地产信托产品。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