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04 00:29:33
每经编辑|每经记者 张昊
每经记者 张昊
在《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11中国上市公司口碑榜中,如何保护投资者利益成为本次峰会探讨的主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对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曹凤岐进行了专访。
公司与监管限制 维护投资者利益
NBD:A股市场上,存在哪些上市公司侵犯投资者利益的现象?
曹凤岐:A股市场上市公司侵犯投资者利益现象主要分为两类。其一,部分上市公司不讲诚信,虚假陈述,投资者以此进行投资决策,这是最大的一类对投资者利益的损害;其二,部分上市公司多年不分红,或只是象征性分红。投资者二级市场被套,同时又不能从上市公司内部得到回报,这也是对投资者利益的损害。
NBD:损害投资者利益的公司有哪些特征?如何提前识别并有效回避?
曹凤岐:造假的公司各有各的特点,造假手法也不相同,有的是美丽的信息披露获得上市,获得发行,有的是虚假的财务披露使股票拉升,因此很难找到共性。
一定程度上,中小投资者难以有效回避风险,只有从上市公司和监管两方面予以限制。上市公司方面,应该按法律规定,详细真实及时地进行信息披露,投资者根据披露的信息进行投资。监管部门或其他相关机构对上市公司的虚假行为要揭发,这将对投资者有警示作用。此外,相关的制度需要进一步健全。
制度不健全造成畸形投资
NBD:投资者心目中的好口碑和差口碑,其意义和价值在哪里?
曹凤岐:中国资本市场不完善,真正好口碑的公司股价不一定涨,而有些口碑较差的公司比如ST,股价经常被炒上天。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公司治理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投资者从上市公司内部得不到回报,只有在市场中赚钱,这是市场投机性增加的主要原因。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