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在路上

每经网首页 > 记者在路上 > 正文

单身主义者的光鲜和无奈

每经网 2011-11-10 08:11:28

一位医生朋友煞有介事地告诉我:“男人永远迷恋20几岁的年轻女孩,从这个角度看,男人比女人更专一。”

Default-thumb_head

  文/印峥嵘

  我的朋友克莱尔是个完美主义者,他多年前在美国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现定居上海,有两只可爱的加菲猫相伴。

  克莱尔酷爱摄影,确切地说,是爱一切美好的东西。除了拥有一家外贸公司和一幢装修精致的公寓,克莱尔还有很多相机,闲暇时摆弄了拍几张照片。他的保险柜里放着各式古董相机和各式型号的镜头。他笑称,自己在摄影器材上的奢侈花费,足够在上海市中心再买一套体面的公寓。

  以我不甚丰富的人生阅历来看,在婚姻市场,克莱尔还算是个“钻石王老五”。可他对婚姻并不感冒。当我建议他趁年轻找个伴时,他婉拒道,“做朋友可以,结婚,还是算了吧。”

  单身美女安娜则是典型的“白骨精”类型--白领、骨干、精英,她曾引用《欲望都市》的台词说,婚姻就像搭出租车,错过一时也许就错过一生。女孩子二十几岁美把握住心仪的男生,今生可能就和婚姻无缘。

  相信如今向克莱尔和安娜一样,优秀却单身的男女不在少数。他们是都市里最光鲜、最时尚的先锋,被称为“晾在沙滩上的精品鱼”,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却“高处不胜寒”,每天忙于事业,忽视了看似遥不可及的爱情,年岁渐长,仍旧孤零零地在繁华的都市里飘摇。

  流行歌曲里唱道“喜欢的人没出现,出现的人不喜欢,于是我选择孤单”“相爱没有那么容易”“总是不安,只好强悍,谁谋杀了我的浪漫”“过了爱做梦的年纪,轰轰烈烈不如平静”,道出了单身者面对婚姻的矛盾、期许和时不时绝望的心情。

  为了写博客,我昨天特意登陆近年来发展得如火如荼的婚恋网站,发现现实竟是如此残酷:一位55岁、离异、相貌中等的成功男士,择偶要求是30岁以下的本科学历女子;而一位45岁的成功女商人,对伴侣要求是45-55岁,学历、身高均无任何要求。

  一位医生朋友煞有介事地告诉我:“男人永远迷恋20几岁的年轻女孩,从这个角度看,男人比女人更专一。”

  如此看来,借用一句网络流行语,中国女人真是“伤不起”。男人四十依旧可以是笑傲江湖的“一枝花”,女人一过30却被冠上大龄“剩女”标签,不得不面对别人质疑的目光和舆论的压力。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发达国家单身男女的比例相对均衡,单身是一个人生活方式的自主选择;而国内单身的多是女性,且多出于无奈之选,这种现象着实发人深省。

  不过,除了现实的残酷外,更令人担忧的或许是单身者心理上的障碍。29岁的还贵美女乐乐是我多年好友,我约她周末聚餐,想给她介绍个不错的男生。

  她迟疑着,“我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我担心自己的状态不够好”“可我还不够了解他”“能否加QQ聊一聊再说”,电话那头,我反复安慰她足足一个小时,她还是打了退堂鼓,决定推迟一周再作决定。

  而这位年方35、有房有车、看起来极其害羞的男生则明确表示,对另一半的硬性要求是身高165以上的80后。

  结果可想而知,乐乐整个周末关了手机,宅在家中看肥皂剧,而优秀的“潜力股”则据需在茫茫人海中寻觅他的80后女孩。

  心理专家认为,这两位朋友是单身人士的典型,一边渴望爱情,一边很难进入一段感情。他们有的设置了过高的条件,试图为日后的幸福生活寻求保障,还没有尝试,就把自己置于重重障碍中;有的对感情存在诸多消极认识,总是想得太多,用恐惧、焦虑的心理把很多机会“拒之门外”;有的过分依赖虚拟世界,视频、网聊等科技手段固然好,但终究百闻不如一见。

  一个著名的漫画里,对单身的女同胞告诫了以下几条:一是不要怕上男人的当,久病成良医,久恋知真情;二是不要爱上年纪小的男人,他会把你当做感情学校,一旦学徒师满,便义无反顾地离开;三是不宜过分依赖男人,希望单身女性能有所启发。
 

责编 刘小英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