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上市公司调查

每经网首页 > 上市公司调查 > 正文

主营“混搭”食品乳制品销售 九州通进军大商品物流

2011-09-08 01:15:19

Default-thumb_head 每经记者  赵笛

    国内医药商业的“老三”九州通(600998,收盘价11.17元),在日前悄然增加了公司经营范围,即新增“批发兼零售预包装食品、乳制品(含婴幼儿配方乳粉)”。这不免引得市场猜想:难道,开药店的九州通,准备开超市了?

    9月7日,九州通证券事务代表林新杨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没打算开超市,但在专注医药流通主业的同时,有做大商品物流的计划。

经营范围“从医药到食品”

    作为国内排名第三的医药流通上市公司,九州通显然不满足于当前的成绩,日前公司悄然增加了经营范围。

    8月31日,公司股东大会通过了  《增加经营范围暨修改公司章程的议案》。公告显示,九州通此时共增加了四个经营范围,即体外诊断试剂;批发危险化学品;化学试剂;以及批发兼零售预包装食品、乳制品(含婴幼儿配方乳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增加的前三个经营项目与公司当前医药流通的主营相关,而最后一个——批发兼零售预包装食品、乳制品(含婴幼儿配方乳粉)则与公司目前主营有很大的不同。

    资料显示,所谓“预包装食品”是指  “预先定量包装或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记者注意到,预包装食品囊括的范围非常广,甚至包括了袋装大米、盒装白酒等。

    事实上,在九州通原有的经营范围中,已经有了  “批零兼营化妆品、日用百货、农副土特产品;销售保健食品、副食品”两项,此次进一步扩大经营范围表明,九州通并不满足于医药流通这一个主营,而是瞄准了整个商品领域的流通。

行业生变  估值提升?

    增加食品、乳制品的经营,对九州通的意义不同寻常。

    “九州通是要从单纯的医药流通,扩展到大商品流通领域。”昨日,一位研究员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九州通经营运作频频。年初,公司与劲牌有限公司合作,进军中药产业;4月份,公司又收购了湖北金贵中药饮片有限公司;7月份,公司又发布公告与京东商城合作,开展网络售药业务。

    “和以前围绕医药展开业务不同,此次经营范围的增加,更像是公司迈向大商品物流的标志。”该研究员表示,九州通的物流实力很强,能够延伸至乡村。而中报显示,公司零售连锁药店已经达到了725家,这为公司开展食品、乳制品批发零售提供了物流渠道和销售终端。

    “如果大物流产业能够开展起来,公司价值将面临重估。”该研究员认为,从目前来看,九州通的估值参考中国医药  (600056,收盘价24.38元)、上海医药(601607,收盘价15.37元),面临估值压力。但是,如果公司被划归到商业零售板块或者物流板块,其估值有望获得提升。

证代:正向大商品物流拓展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采访了九州通证券事务代表林新扬。林新杨表示,公司没打算开超市,但在专注医药流通主业的同时,有做大商品物流的打算。

    NBD:公司经营范围增加了“预包装食品、乳制品”,请问此举有何意义?

    林新杨:近年来,公司非医药产品的销售额与毛利额增长迅速,占比越来越高。这次增加预包装食品、乳制品(含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主要有三个考虑。一是积极增加经营品种,提高公司利润水平;二是促进下游药店多元化发展,提高下游药店客户竞争力,以及客户的粘合度;三是充分利用好自身配送渠道优势,增加经营品种与规模效益。

    NBD:公司原经营项目已经有了化妆品、日用百货、副食品的销售资格,为什么还要增加  “预包装食品、乳制品”呢?

    林新杨:原来经营范围相对较窄,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并不具备开展乳制品、酒类等产品经营条件。这次增加后,公司的经营范围更大了。

    NBD:公司难道想借此从“医药流通”向“大商品流通”扩展?

    林新杨:公司的确有这方面的想法。从国外成熟模式看,零售药店等在经营药品的同时,也经营食品、化妆品等,中国应该也会慢慢地往这方面发展。从政府监管上看,食品和药品也同属一个监管部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司现有下游客户有众多的药店,并且自身具有行业领先的全国性现代物流网络,因此经营“预包装食品”、“乳制品”具有很大的优势。

    NBD:公司的食品、乳制品将如何利用公司的经营渠道开展业务?向谁批发?如何零售?

    林新杨:就是依托九州通原有的药品经营渠道,主要向基层的药店和商业公司批发。零售方面,一方面通过我们自己的药店和加盟店零售;另一方面,通过下游的批发客户对零售药店进行覆盖。

    NBD:公司的实体和网络药店,也将开展食品和乳制品销售吗?

    林新杨:是的,我们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要求进行销售。

    NBD:相对于大型超市,药店为载体的乳制品销售,优势在哪?价格更便宜?

    林新杨:在发达国家,药店是乳制品销售的主渠道;在中国,大型超市则是主渠道。药店与超市相比在价格上优势不明显,但在安全上可能更有保障,因为国家对药店的管理较大型超市严格得多。

    NBD:公司未来是否有将“药店”开成“超市”的打算?

    林新杨:我觉得大型超市和药店是一种互补关系。公司没有将“药店”开成“超市”的打算。不过,公司会积极调整药店的品类结构,如引进品牌化妆品、日用洗护系列、酒类、乳制品等商品,以提高门店的便利性,增强药店的竞争力。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