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头条

每经网首页 > 头条 > 正文

利益分配冲突 “中国最美乡村”现景点关闭潮

2011-08-16 01:23:51

今年7月中旬至今,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当地已有三个以古村落文化和田园风光为主打特色的景点相继关闭,影响了游客的雅兴,也让这片世外桃园笼罩在一片人间喧嚣之中。

每经记者  于垚峰  发自江西婺源

 

编者按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南宋理学家朱熹赞美家乡婺源的诗句。江西婺源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然而,今年7月中旬至今,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当地已有三个以古村落文化和田园风光为主打特色的景点相继关闭,影响了游客的雅兴,也让这片世外桃园笼罩在一片人间喧嚣之中。记者了解到,婺源在轰轰烈烈发展旅游业、打造“农户+企业”经营模式的过程中,因未能恰当处理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双方失去信任,最终打破了这里的悠闲和宁静。

 

    站在婺源旅游集散中心大门口,武汉游客刘先生手中拿着一张婺源“景点示意图”,看到江湾、李坑和汪口这三个景点上面都划上了圈,忍不住摇头。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大厅买票的时候,售票员就跟他说了,这三个景点不能进,“驾车四个多小时,从武汉来到婺源,就是冲着江湾和李坑来的,想看一看名人故里和小桥流水人家。”刘先生抱怨说。

    被关闭的李坑、江湾和汪口三个景点均归属婺源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婺源旅游公司”)旗下。该公司在当地共开发旅游景点14个。《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当地了解到,景点关闭的直接原因是村民在景点门口阻拦游客进入,为保证游客安全,该公司关闭了景区。景区村民称,由于和县政府及婺源旅游公司关于收入分成的方案不能达成一致,他们只能以此来捍卫权利。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婺源在轰轰烈烈发展旅游业、打造“农户+企业”经营模式的过程中,未能恰当处理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双方缺乏信任,最终使这里失去了悠闲和宁静。

一月连关三景

 

    8月14日上午9时,江西省婺源县旅游集散中心门口,导游汪琴带着从北京来的一批游客正要去江湾景点游玩,突然接到了当地旅行社的紧急通知,说江湾景区紧急关闭,游玩景点改到晓起景点。

    “肯定是村民发生了什么事情。”当地一家正在集散中心揽客的旅行社业务经理戴虹说,前几天刚刚发生过一次,当时景点关了三天,才又开放。14日下午,来自九江的一辆旅行车载着一车游客,都到了汪口景区门口,导游一下车,就有景区工作人员告诉他,景区暂时关闭,不接待游客。

    景区检票口的大厅里,只有一名工作人员坐在检票口。旁边的休息室内,坐着数十名警察,气氛异常。据说,这是为了防止事态恶化。

    戴虹介绍,汪口和江湾两个景区都因村民阻拦游客而先后关闭,与早前的李坑关闭事件如出一辙。

    7月13日,婺源另一重要景点李坑的村民因半年未拿到旅游门票分成费,阻止游客入内。此后,婺源旅游公司宣布关闭该景点,至今没有开放。

    8月11日,汪口的村民在景点门口集合,阻止游客入内,婺源旅游公司当日宣布紧急关闭。

    李坑景点所在的秋口镇党委书记洪文胜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李坑景点现在仍处于关闭状态,但他否认关闭景点是因为村民门票费分成没有得到解决,而是在对景区的环境进行整治。

    洪文胜说,7月13日,李坑村的村民开始在村口阻拦游客,本着为游客的安全考虑,婺源旅游公司关闭了景区。那之后,婺源县政府为创建旅游示范县,开始整治景区内的违章建筑,因此一直关闭到现在。

    李坑村村民李喜进称,“我在已经取得了土地使用权的宅基地上建房子,建一次,拆一次,到现在拆了六次。”

    洪文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李喜进的房子是拆了六次,村里现在还有几幢违章建筑。

    “婺源正在创建国家旅游标准示范县,我们正在配合政府,对李坑景区内的许多违章建筑进行拆除。”婺源旅游公司总裁秘书何文说,“(另外)现在很多村民卖的东西可能是没有质量保障的,有可能损害游客利益,公司必然要求将违章建筑拆掉,在食品的管理上更加规范,村民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失,自然就会有所反应。”

分成之争或为导火索

 

    昨日(8月15日),江湾、汪口两地的村民再次到景区门口集合。“第一次拦路的时候,县领导来了,答应我们8月14日之前,一定就分成费的事给一个答复。”江湾村村民江鹏说,但是过了期限,政府仍未答复,他们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捍卫权利了。

    “同样是旅游景点,都是一家旅游公司的下属,差距太大,我们的门票分成才150元,10公里以外的李坑村民已经一两千了。”汪口村村民吴兴华说,这么多年,他都是领150元的分成,从来都没见过村里与旅游公司签订的合同,也不知道分成费怎么算,“给多少就是多少”。

    李坑自2001年被开发完成,至今已有10年。景点的门票价格从10元涨至现在的60元,村民们则经历了100元、200元(当时承包景区的公司替村民支付各种农业税费)、1300元等不同的分成阶段。

    “每人每年1300元(每人扣除70元的捐款,实为1230元)的分成费,还是门票价格30元的时候制定的。现在门票涨到了60元,我们的分成理应也翻一番。”村民叶进宝说,1300元门票分成合同去年底就结束了,今年开始签新的分成合同,前后经过十多轮的商谈,都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6月24日,李坑村民代表、婺源旅游公司和秋口镇政府三方再次坐到一起,就门票分成一事进行谈判。

    “一直是镇政府和我们谈,我们坚持分成费2000元,但他们称只能给1600元。”叶进宝认为,婺源旅游公司和政府在“糊弄”他们。当时公布在黑板上的单景点单门票收入显示:102/6=13元。叶进宝说,这是个明显的错误,一张通票价格为180元,去除各项税费后,实际为102元,平均每个游客游玩的景点以6个计,每个景点的收入应为17元。

    洪文胜表示,发现有出入后,县政府立刻要求审计部门介入。“审计后的结果是,李坑村村民的分成费为每人每年2100元。”

    “这个数字还没有最终确定,但是我们和村民已谈得差不多了。”洪文胜说,村里没有违章建筑的村民,目前已经领到了半年的分成费1050元;同时,旅游公司就分成费拿出了两个方案:方案一,定额固定增长方式。2011年村民分红确定为2100元作为起点,在合作开发协议期间,每5年在原有分红基础上,按百分之五的增幅递增至协议期满;方案二,定额定期方式。2011年~2015年村民分红确定为2100元,2016年之后的村民分红金额由村民与公司另行商议。

    李坑村第五小组小组长李喜进说,村民不同意这两个方案。他们称:“分红为2100元可以接受,但是景点门票价格如果上涨,分成必须同时上涨,还要同步兑现2011年起三年内投资3000万元对景区进行深入打造的承诺。”

    李坑村民分成费一事尚未形成协议,汪口、江湾景区的村民也开始通过在村口拦截游客、迫使景点关闭,促成问题的解决。

“婺源模式”瓶颈已现

 

    今日之乱,始于婺源当地旅游景点的管理模式的演变。

    2001年,李坑村以企业模式经营旅游。当年9月13日,李坑村委会与婺源县金牛实业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份  《合作经营旅游景区协议书》。金牛公司的景区旅游开发的范围包括李坑村中书桥以内  (即整个景区规划区)。这份协议的合作经营期限为2001年9月18日~2021年9月18日,为期20年。

    协议显示,金牛公司全额带资入股,李坑村委会以李坑自然景观资源参股组建“婺源李坑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李坑村委会设立民间管理协会,配合旅游开发公司开发经营。

    按照这份协议,前10年(2001年9月18日~2011年9月18日),村民以19%的比例从门票收入中抽取分成,镇政府8%、村委会4%,金牛公司享有收益的69%(其中包含景区内作为古宅允许游客参观的农户享有5%的分成)。

    金牛公司经营了前6年,2007年9月,婺源县政府开始收购各景区。

    “婺源县政府本着‘一个集团、一张门票、一大品牌’的经营理念,开始引资组建婺源旅游有限公司。”婺源旅游公司总裁秘书何文介绍说,婺源旅游公司注册1.88亿元,由政府牵头,在平等协商的前提下,收购分散经营的各景点,并聘请评估机构对景点的资产进行评估。

    “当时就是以县政府的名义强行收购,绝对不是在平等协商的前提下进行的,我们非常不情愿将经营了多年的景点卖给婺源旅游公司。”在汪口经营了两年的郑维眕说,他从2005年开始承包汪口景区,与汪口村委会签订了50年的合同,前期投资了180多万元,后来追加了100多万元,至2007年被收购时,通过两年多的经营,已经颇具规模。

    婺源本地人姜松路和几个朋友合伙,于2001年6月8日,投资17万元,承包了彩虹桥的景点,通过多年运作,到被收购之时,景区的年收入400多万元。

    姜松路说,“刚开始,我们坚决不同意被收购,最后没有办法,朋友家人都劝我,不要硬扛,于是就转让给婺源旅游公司了。”

    姜松路说,当时他和几个合伙人提出的转让价格为1500万元,但最后820万元就卖了。“经营了6年,我们把全部的利润都投资到景区的后续建设中,自己几乎没有收入。现在眼看要受益了,政府就要我们转让。”“前期我们播种了,现在别人来收获果实。”姜松路愤愤然说。

    2001年以后,婺源县步入全民旅游时代。

    姜松路说,当时婺源县政府鼓励民间资本从事旅游业的开发,一时间,县里涌出了20多个大大小小的景点,这些景点多则投资上百万,少则几十万。大多以古村落为基础,开展游古村部落、赏田园风光的旅游项目。

    来婺源旅游的游客立刻呈井喷之势,游客人数从2001年的24.7万人次跃升到2002年的100.4万人次,旅游收入从5000万元增长到1.03亿元。

    婺源旅游公司提供的一份材料显示,2007年,婺源旅游迎来了“第二次跨越”。是年,当地组建婺源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对全县旅游资源进行整合。

    “今年6月,有关部门还在婺源还举行了‘婺源模式’研讨会,专门研讨婺源‘农户+企业’的发展模式。”何文说,婺源的这种模式吸引了全国的目光,不少地方都来取经。

    何文表示,按照这一经营模式,婺源旅游公司既要发展旅游经济,又要保护古村落,在保护过程中,自然会损害一些农户的利益,“比如,要拆除一些农户的商铺棚子,他们的收入就会受到损害,因此这是一个矛盾体”。

    李坑村民对婺源旅游公司给出的说法并不认可,村民李辉说,婺源旅游的发展,确实给村民带来了较好的收益,以他家为例,经营一个茶楼,搞点“农家乐”,一年纯收入4万元左右,“但是现在听说要拆除我们的茶楼,我基本上就没有收益了,还得像原来一样,去外地打工。”

    何文称,拆除违建和小棚子之后,会专门为村民建立旅游商贸城,以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

    李坑村的村民却认为这只是婺源旅游公司的空口承诺。

    “村民和旅游公司之间,彼此已经缺失了信任,才会导致这样的情况。”一位婺源旅游业内人士认为,如果不及时处理好景区村民与婺源旅游公司之间的问题,恐景区关闭之势会蔓延成风。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