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专栏

每经网首页 > 专栏 > 正文

马光远:上半年“体检”表明:中国经济有小病无大患

2011-07-17 07:49:53

马光远(经济学家)

    7月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这不仅高于市场人士的预期,而且在欧美经济增长依然乏力的形势下,这份答卷显得异常靓丽。

不会硬着陆和滞胀

    在上半年数据公布之前,对于中国经济上半年及未来的表现,学界和市场人士分歧很大。有人认为总体表现良好,也有人自二季度伊始就开始担心中国经济很有可能硬着陆,担心滞胀。而数据和事实胜于一切雄辩——9.6%的增长,在笔者看来完全可以打一个A+以上的分数。在经济增长高于9%的情况下,说硬着陆、谈滞胀,不仅违背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更与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不符。

    为了更好说明问题,我们可以对上半年经济增长以及三驾马车的具体表现进行更细致的分析。一季度GDP增长9.7%,二季度为9.5%。这两个数字和去年比较,尽管有所下滑,但考虑到今年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信贷政策的大幅紧缩以及通胀的加速,这样的增长数字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去年上半年10.3%的数字更弥足珍贵。从一些具体的数字表现而言,体征和各项指标都处于良好的区间。比如,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6%,都是比较理想的数字,而消费和出口亦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因此,尽管在政策加大调控力度的情况下,二季度的增长比一季度慢了0.2%,但这既是季节性变化,也是宏观政策调控的结果,和政策的预期是一致的。

    由此可见,从中国经济的主要指标看,经济增长并没有出现大幅度的下滑,所谓硬着陆、滞胀的说法根本不存在。如果说去年中国经济仍然属于快跑,那么,今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则完全告别了危机时期的刺激效应,恢复到正常的增长和平稳状态,而并不是衰退和滑坡。对于中国经济的表现,国家统计局也认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强劲,笔者认同这一官方的判断结论,就增长而言,笔者从来都坚信不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通胀和房价泡沫依然堪忧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没有可担忧之处。我们应该看到,在经济增长良好的背后,风险的暗流涌动,其中最大的风险无疑有两个:一是通胀的未来走势;二是以房价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泡沫。

    先说物价。上半年,尽管货币政策一再收紧,每月提高一次准备金率,还加了三次息,但依然没有改变负利率的状况,价格上涨的动力依旧十足,居民价格消费指数高位运行。上半年CPI涨幅为5.4%,特别是6月份,猪肉价格的暴涨使得CPI一举突破并达到了6.4%这个三年来的高点,这意味着年内完成4%的调控目标已经基本没有可能。再看房价,在负利率和通胀效应之下,房地产政策尽管依旧处于严厉的调控之中,但房价由于通胀预期并没有出现下降的迹象,而且,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达26250亿元,同比增长32.9%。其中,住宅投资18641亿元,增长36.1%;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4441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9%。一些没有采取限购措施的二三线城市,房价的涨势依旧凶猛,整个房地产调控的压力依然很大。

    需要表明的是,在下半年物价走势和经济增长问题上,笔者和大多数专家的观点不同。在上半年数据出台之前,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和物价走势,一些专家学者认为,由于翘尾因素,下半年物价将逐渐回落,真正需要担心的是过度紧缩的政策影响经济增长。因此,他们建议紧缩政策应该放松,避免经济的硬着陆。正如笔者前面所言,中国经济的具体表现已经说明,在目前的调控政策下,经济不存在硬着陆的风险。什么叫硬着陆?中国在治理通胀的问题上曾经有两次硬着陆的经历:一是上世纪80年代末,当年通胀几近20%,决策层用两年的时间,将通胀摁到了3%以下,但经济增长也从10%掉到了4%左右;还有一次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通胀高达24%左右,管理层用两年的时间将通胀摁了下来,而经济增长也掉了3个多百分点。从目前整个经济表现看,经济大幅滑落的可能性等于零,何来吓人的硬着陆?笔者看好下半年的经济增长,认为今年全年经济增长不会低于9.3%,只是通胀和房价泡沫依然堪忧。

政策绝不能轻易放松

    在经济增长无忧,通胀压力和房地产泡沫的风险依然高悬的情况下,宏观调控政策如何选择就显得非常关键。笔者的看法和一些专家认为下半年物价会逐步回落的观点恰恰相反。笔者认为,下半年的物价走势非常复杂,推动价格上涨和抑制价格上涨的因素的不确定性甚至比去年都大。

    在6月份CPI创了新高之后,通胀预期更为强烈,物价很难很快回落。另外,推动价格上涨的其他因素,包括食品价格、输入性通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以及国内人力成本等,向上的趋势并未改变;上半年通过约谈等行政手段,压制了一些正常的涨价需求,这些被人为压制的价格,肯定会在下半年通过补涨体现价格规律,发改委上半年的工作,在下半年又会还给市场。而且,目前中国的物价走势呈现为全面的上涨态势,很多商品、服务也都搭上了涨价快车。在这种情况下,下半年的物价走势很难判断,最乐观的估计也会维持在高位运行。

    而至于房价,上半年的调控,不仅房价纹丝不动,二三线城市房价还在上涨。一些人认为下半年政策会放松,因为市场已经出现了交易量上升的迹象,6月份全国房地产交易环比上涨了42%就是一个信号。因此,笔者认为,在增长无忧,通胀压力依旧处于危险区域的情况下,宏观政策一定要保持足够的警惕和延续性。政策可以灵活,但应该明明白白告诉市场,政策的灵活不是要放松房地产调控,不是要放松已经收紧的货币政策,不是要放弃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更不是要为了保增长而放弃在民生等方面的努力。在紧缩的政策下,政策的灵活更应体现在对中小企业的特别对待,对农业等弱势领域需要政策倾斜,防止紧缩政策对他们造成过大的伤害。

    对于宏观政策而言,下半年最大的“敌人”,依然是通胀和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泡沫,管理通胀和房地产价格泡沫依旧是未来政策的首要任务,政策绝不能轻易放松,否则,上半年抗通胀的一切努力将付之东流。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