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在路上

每经网首页 > 记者在路上 > 正文

盼下水道能成为城市的骄傲

新华网 2011-07-06 11:25:08

  6月28日,长沙6个小时降雨54毫米,造成部分地区积水,一些路段积水甚至没过大腿。6月23日下午,北京突降暴雨,城区多处积水,多处道路瘫痪,形成众多网友眼中的北京新八景,比如“二环观海”“水上机场”“地铁瀑布”等。从7月3日下午3点开始,暴雨袭击成都,连续3个多小时后,造成成都市内交通局部瘫痪,“夏季到成都来看海”的网言四起。(7月4日《中国青年报》)

  今年进入雨季以来,广州、武汉、北京、长沙、重庆、自贡等各大中小城市,轮番上演暴雨淹城景象。正当北京人刚笑“武汉市区可看海、一夜天降数个洞庭湖时”,一夜之间京城哗然,由于城市排水是“一年一遇”的设计标准,致使黄黄的洪水直扑地铁;正当长沙人笑“北京地铁成潜艇、一路划船到黄海”时,长沙一场并不见大的暴雨,就让城市水涝成患;而成都人正用手机在微博上以多少有点看热闹的姿态转发水淹长沙城的帖子时,一阵暴雨,将自己困于水中央。

  诸如此类的水淹城市,都得“归功”于只修地面漂亮形象工程,而不顾地下管网建设的短视城市规划与建设者们。中国的城市化的远视思维和国外其他城市之间的差距,实际上不仅仅是一根下水道的距离,可谓表现在方方面面。事实上,这样的“水城”镜头并非今年才会发生。年年各地水涝扰民时,有关部门总爱说的一句话是“暴雨几十年一遇”;我们看到的是,城市管理者仍装着啥也没看见,只是悄悄地搬出抢险抽水设备,动用人力、物力、财力加大马力抽水,不道歉,也不拿出杜绝水涝来年再袭之策。

  到了在美国、德国等一些国家的人都知道,在他们的一些即便是中等城市,其排污通道几乎都与电信、供暖、供水实现科学整合,下面宽得可以开车了;法国巴黎的庞大的地下排水系统始建于十四世纪,几乎宽大得可以开卡车。高标准的排水系统除了成为城市良心之外,也成了巴黎的骄傲;日本也曾发生过因排水不畅而产生的内涝问题,但他们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投入巨资大力发展地下空间,在修车库与地铁时,就让地下排水与存水装置同步建设。由于这种“地下河”具有再生利用的价值,从此城市再无水涝之患。总之,现在大部分告别“水城”的城市,都比照着50万以上人口以百年一遇洪水的标准设计排水工程。

  反观我们的大中小城市的排水系统,标准低得吓人有的只管一年,几乎世界罕见。城市排水的归排水,配电的归配电,通信的归通信,要是哪里需要修一下,就突突地开着挖掘机来挖开路面。我们所熟视的是,一些地方的路面一年面临多次被开肠破肚的命运。虽然路面没有生命,不会呼救,但附近居民所面临的侵扰,那可以说“怎一个"烦"字了得”。事实上,这还导致了大量公共资源的浪费。是该向这些城市排水短视思维动刀的时候了。我们想知道的是,各大城市,包括那些可能被淹还没淹的城市,有没有采取补救措施加强防汛排水能力?还是仍在等着明天再被洪水泡个遍?

  我们衷心希望,各大城市能亡羊补牢,将建设的“热情”向那看不见的下水道倾斜一下;我们衷心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城市的下水道,能真正成为城市的“良心”、城市的骄傲。

责编 刘小英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