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机构

每经网首页 > 机构 > 正文

茅于轼力挺民间借贷:把钱放到需要的人手里

2011-06-21 01:15:20

每经记者  杨井鑫  发自北京

    在时下民间借贷风险不断积聚的敏感期,茅于轼“民间借贷利国利民”的言论也受到了有些人的的质疑。16日,记者在“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研讨会”上就此事对这位年逾80的经济学家进行了独家专访,听他详尽阐述了民间借贷的功与过。

理性和全面地看待民间借贷

    《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上月初,包头富豪金立斌自焚身亡,结束了年仅44岁的生命,同时也留下了上千民间债权人的高息债务;5月20日,台州最大钢结构企业珠光集团浙江钢构有限公司董事长卢立强也自溺而亡,牵出了2.7亿金融机构贷款及1.72亿民间借款。从一系列的民间借贷案例来看,民间借贷的危害应该不容忽视吧?

    茅于轼:金融行业都是有风险的,民间借贷自然也不例外。从这些案例来看,大家更多的是关注民间借贷的突发恶性事件,忽视了它好的一面。可以仔细想一下,如果民间借贷就像你所说的那样有危害性,那为什么企业家都会去借贷呢?为什么民间借贷还会如此兴盛呢?所以,我们应该理性和全面地来看待民间借贷。

    NBD:那么在您的眼中,民间借贷好的一面是什么呢?

    茅于轼:把钱放到需要的人手里。事实上,民间借贷不像大银行,它的资金会最终流向那些真正有需要的企业。在经济学上,我们把这叫做资金效率,而民间借贷资金无疑是最有效的。

亟待合法化

    NBD:最近我听说,青岛民间房产抵押业务被叫停,青岛近300家民间借贷公司生存堪忧。与此同时,银监会也有意对全国担保公司进行整顿,您如何来看待政府对民间借贷行业采取的措施?

    茅于轼:长期以来,民间借贷都缺少法律保障,缺少合法的身份。规范和整顿市场是有必要的,但是政府不能堵上民间借贷的口子。如今,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都是民间借贷,倘若这条路被堵死的话,中小企业的“倒闭”会更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会更大。

    NBD:那您觉得现在民间借贷“火爆”的局面正常吗?

    茅于轼:从目前民间借贷的发展来看,存在很多问题,总的来说不正常,但这也恰好说明了民间借贷行业的制度缺失。在制度的缺失下,现在民间借贷的利率一路高涨,而企业也不可能承受这种利率,成本太高,达不到有效解决资金困难的目的。

    NBD:那您的意思是要对民间借贷的利率限制吗?

    茅于轼:不是。民间借贷的利率应该遵循的是市场规律。解决民间借贷利率太高也应该从完善制度着手,就是建立一个民间借贷的框架。比如,让民间借贷行业合法化,让更多的资金进来,让民间借贷的流程更规范,让信息更公开,让企业获得资金更顺利。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