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热公司

每经网首页 > 热公司 > 正文

内蒙古部分拟被关停稀土企业欲赴蒙古国买矿

2011-06-09 01:42:14

每经记者  张国栋  发自北京

    内蒙古稀土上游企业整合淘汰工作已展开,不管情愿与否,被列入整合淘汰范围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和巴彦淖尔市35户稀土上游企业将被重组合作、补偿关闭和淘汰关停。

    “目前,上游企业已对名单上的企业停供原料,这会迫使企业自动关停。”昨日(6月8日),有稀土企业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称。

    一名知情人士表示,如果上游企业到6月底不再供应原料,企业将无法生产,“最多库存一个月的原料,下一步再生产就没有可供使用的原料。”

    记者了解到,在稀土冶炼分离企业相对集中的包头市,相关执法部门已加大查处力度,力争从原料环节把控企业生产。包头企业人士表示,“执法部门经常到企业库房查看,一般是查原料的来源,如果是从正规公司获取,要拿发票来看,如果没有发票算是私人的选矿。”

    然而,在政策严令下,不是所有关停企业都情愿被关停。据悉,已有稀土企业将视线瞄向蒙古国的稀土矿。“他们准备12号到蒙古国开矿、选矿,就是拉到国内焙烧,然后进行分离。”上述知情人士透露称。

    公开信息显示,蒙古国拥有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也具备一定的稀土储量。近年来,日、韩等国也在谋求开发蒙古国矿产资源,特别是日本很积极地要加入到蒙古国的经济建设中来,蒙日两国有意进行铀、稀土等方面矿产合作的消息也时常见诸报端。

    不过,一位国内长期关注稀土发展的行业人士则表示,到蒙古国开矿形成趋势难度很大,“除非这些企业有渠道,但很难保障充足供应。”

    “针对这些企业来说,已不是拿矿的问题,而是不让参与到分离冶炼环节。”生意社稀有金属分析师宋志超表示,即便能拿到国外的矿,也是少量的。

    上述企业人士也存在担心,“虽然使用外矿能够创造利税,但要看政策能否通过,还要看具体的产业政策”。

    同时,记者了解到,上述企业虽然已上马分离线,但能不能最终成行还不一定,因为使用蒙古矿目前只是一个概念。“从国外买矿只是一个短暂的苗头,从各方面来看都不可能成为大规模的行为,除非大企业来主导。”宋志超表示。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