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03 01:35:35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丁建臣认为,银行债券托管量增加是金融开放改革的表现,与当前全社会融资结构有关。
丁建臣进一步指出,“我国的货币市场与资本资产割裂,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现在各家银行都在增加自己收入,有扩大市场的需求。但在当前紧缩货币政策下,地方政府融资需求进一步猛增,使得银行债券潜在的风险增加。银行债券市场是短期的货币市场,有利于解决流动性问题,但由于托管量大,市场收益率不确定,将引发各种风险,政府需要进一步关注,强化监管。”
“银行间形成的债券市场正在健康良好地增长,现在是近14万亿人民币银行债券托管量的规模,但我们的A股市值才20多万亿,比起总量,我觉得更该关心的是债券的收益率变化,这反映了市场上对于资金价格的变化,说明了资金的松紧。这个市场形成的债券内部收益率,对于我们观察和判断市场上对利率、资金紧张状况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目前金融机构不提供这些有用信息,从而使得我很难们从债券市场获得利率、资金价格。”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陈玉宇教授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陈玉宇认为,我国资本市场一向不发达,银行间债券是短期资金的融通,还缺乏中长期资金融通的企业债市场。目前企业债规模很小,资金在金融机构拆来拆去却很少流进企业。应该进一步推进企业债市场。美国有一个比股票市场上大得多的企业债市场,使得有效率的企业迅速扩大规模。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